中國證券報 2016-09-30 15:43:38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近期A股特征,“三低”或許最貼切不過,低風險偏好、低波動、低成交造就了疲弱的行情。不過,在市場波動趨緩的背后卻暗潮涌動。上市公司股東減持洶涌,產業資本積極舉牌,“三低”行情恐難持久。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來看,風險偏好明顯改善的概率不大,四季度破局因素更可能來自于盈利端。市場預期四季度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會提升,未來圍繞業績的結構性博弈有望展開。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近期A股特征,“三低”或許最貼切不過,低風險偏好、低波動、低成交造就了疲弱的行情。不過,在市場波動趨緩的背后卻暗潮涌動。上市公司股東減持洶涌,產業資本積極舉牌,“三低”行情恐難持久。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來看,風險偏好明顯改善的概率不大,四季度破局因素更可能來自于盈利端。市場預期四季度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速會提升,未來圍繞業績的結構性博弈有望展開。
“三低”行情主導市場
一季度A股的核心詞是“調整”。熔斷機制疊加人民幣貶值觸發大盤“千點下跌”,資金出現恐慌性出逃。隨后的兩個月,市場進入了一個較為漫長的修復期。二季度A股的核心詞是“震蕩”。大跌的陰霾逐漸散去,市場的悲觀情緒也逐漸修復,部分投資者憧憬“像樣”的反彈出現,但股指突破后面對量能無法跟進的窘境,幾次沖高又幾次回落,投資者的熱情不斷被消磨。
三季度即將結束,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最近一個時期的市場特征,“三低”或許較為貼切,低風險偏好、低波動、低成交造就了疲弱的行情。首先,市場的風險偏好繼續走低。在監管層“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的思路下,并購重組難以野蠻生長,個別妖股受到規范。與此同時,市場的風險偏好也不斷走低,概念股頗受冷遇,偶有題材熱點閃亮,往往也以“一日游”告終。在A股市場上,創業板被稱為風險偏好的“風向標”,其在三季度表現卻極為平淡。截至9月29日,創業板指數月K線上收出兩根陰線、一根陽線,期間累計下跌3.54%,表現遠遠落后于大盤。市場風險偏好明顯走弱。
其次,市場的波動幅度持續走低。8月以來上證綜指的日內最高點和最低點之間的差距就開始迅速縮小。9月8日剛以日內12.88點的振幅創下14年新低,這一紀錄隨即就在9月20日以11.94點再度被打破。在個股上,市場上呈現出“千股橫盤”的景象,場內存量資金的機構和散戶只能被動“僵尸化”,此前受到市場廣泛關注的“漲停敢死隊”等活躍資金現在幾乎鮮有出沒。這又會加劇市場波動率的降低,資金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中。
最后,交投低迷,場外資金不愿進來。在“資產荒”的大背景下,樓市、債券等大類資產均獲得資金大舉配置,特別是房地產成為吸金大戶。不過,在眾多資產中,A股似乎入不了資金的“法眼”。增量資金不僅未能涌入,現有的存量資金也在緩慢消耗,證券保證金連續流出。9月,滬深兩市的單日成交額一度降至3000億元左右,而一年前A股的成交額還以萬億為計量單位。
變盤時點漸行漸近
低風險偏好、低成交、低波動的“三低”行情已然讓A股缺乏看點,相較于房地產的火熱,股票似乎成為了冷門話題。但在表面的平靜下暗潮涌動,一方面是大股東減持潮洶涌,另一方面是產業資本大佬頻頻舉牌,二者的巨大分歧也印證了A股絕非一潭死水,“三低”行情不會持續太久。
繼2015年底的“舉牌潮”后,2016年三季度產業資本再度發力,已有20多家上市公司被舉牌。恒大介入萬科股權之爭、陽光保險舉牌伊利股份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安邦保險認購山東高速定增90%份額成為第三大股東。9月21日晚,融創中國公告以4.41元每股參與定增認購金科股份9.07億股,總金額達40億元。麗江旅游、武昌魚、*ST山水、西安旅游等公司也被紛紛舉牌。大佬們的眼光毒辣,一擲千金。機構人士表示,在實體經濟回報率下行、負債端繼續膨脹的背景下,部分產業資本正演繹著現實版的“尋尋覓覓”的寂寞,而優質稀缺的資產將繼續成為這些資金的追捧對象。在股票市場,以房地產、高速公路、商貿零售等為代表的個股,低估值、穩定回報的板塊有望繼續獲得配置性資金的芳心。
與產業資本的頻頻舉牌相對,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卻掀起了“減持潮”。Wind數據顯示,7月以來,A股上市公司有606只股票被減持,共計減持869億元。三季度的減持規模并不小。其中,減持超過5億元的公司有45家,減持超過10億元的公司有12家。永泰能源三季度的減持規模最大,達到47.11億元。口子窖的減持規模位居次席,達27.41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減持軍團中不乏次新股,一方面守業多年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員減持股份落袋為安,另一方面則是潛伏多年的PE、VC獲利退出。
通常情況下,產業資本,特別是險資更傾向于著眼于中長期投資。而上市公司股東,特別是次新股大股東短期變現的意愿更強。二者分歧在于短線還是長線投資。這可能暗示,“三低”行情持續的時間不會太久,變盤時點正在臨近。
回歸業績尋找白馬
業內人士表示,三季度還有一個頗值得玩味的事情,那就是A股出現“固化”,對利多消息的反應偏弱。宏觀經濟復蘇,通脹率較低,但市場沒有正面反應。在對經濟政策的預期已固化的環境下,無風險利率、企業盈利、風險偏好將成為市場的“風向標”。
從利率角度看,如果接下來利率繼續保持穩定,市場可能持續鈍化,但利率如果出現波動,市場可能會就此打破平衡。不過,從目前來看,央行公開市場不斷凈投放,監管層抑制利率上行的動機明顯,利率窄幅震蕩格局可能延續。從風險偏好看,當前市場的賺錢效應不佳,資金參與熱情不足,監管層抑制炒作,短線風險偏好快速抬升的可能性不大。由此來看,市場在四季度的破局因素可能是企業盈利。A股公司剔除金融行業的中報盈利增速為0.8%,而市場普遍預期四季度公司盈利增速會出現一個加速過程。四季度A股料回歸業績。
回顧2012年至2013年的震蕩市,市場風格也受業績驅動。在震蕩市中,投資者更偏好投資盈利的公司,凈利潤增速高的行業市場表現更好,新興行業的白馬成長股脫穎而出。如手游行業、安防產業、環保產業鏈等領域的龍頭股,這類公司業績十分靚麗。
2014年市場風格受利率驅動。在此期間,最受益的高股息率股票表現明顯占優,代表高股息率股票指數的上證50全年漲幅達64%,表現明顯好于其他指數。作為高股息率代表的銀行股一度掀起漲停潮。
而2015年市場風格則受風險偏好驅動。賺錢效應提升后,資金涌入股票市場,市場風險偏好不斷走高,投資者傾向于炒作各種主題概念股,互聯網金融、智能汽車等概念主題表現搶眼。
海通證券指出,2016年三季度中小板公司整體(可比口徑)凈利潤同比增速中樞值為15%,較2016年上半年的12.8%進一步上升。截至2016年9月25日,中小板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1622億元,較2016上半年凈利潤增長37.3%。受益于供給側改革,鋼鐵、有色、建材等上游行業盈利增速持續改善,汽車、醫藥生物等下游消費行業的盈利增速逐步上升,國防軍工等行業也維持高景氣度,農林牧漁受周期擴張影響,利潤增速大幅提升。這些領域值得關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