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0-19 10:19:19
國內音樂流媒體的發展遠落后于國外,智能手機普及、通訊技術的提高和電信資費下降力度,都是影響發展快慢的主要因素。現階段,國內的數字音樂平臺均未真正實現盈利,而探索盈利方式又跟尋求差異化并無沖突,二者反倒互相依存。
每經編輯 趙娜
每經記者 趙娜
百度音樂并入太合音樂集團近一年后,10月18日,百度音樂攜新“掌門人”王磊首次公開亮相,百度音樂的定位也從“播放器工具”變為“多功能平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留意到,除了太合音樂和百度的相關負責人,也有索尼音樂、華納音樂、滾石音樂和摩登天空等音樂廠牌到場,這與市場的產業鏈資源整合和巨頭割據趨勢一致。
百度音樂總經理王磊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國內音樂流媒體的發展遠落后于國外,智能手機普及、通訊技術的提高和電信資費下降力度,都是影響發展快慢的主要因素。現階段,國內的數字音樂平臺均未真正實現盈利,而探索盈利方式又跟尋求差異化并無沖突,二者反倒互相依存。
版權紛爭告一段落后主打差異化
此前受盜版和用戶習慣遷移等影響,百度音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如PC時代風光,反倒是網易云音樂以黑馬姿態殺出。而現在,一手打造出了網易云音樂的王磊加盟了百度音樂。
眼下,這一市場呈現產業鏈資源整合和巨頭割據趨勢。比如,前有去年12月,百度宣布旗下百度音樂業務將與太合音樂集團合并。后在今年7月,中國音樂集團(China Music Corporation,簡稱CMC)和騰訊集團宣布合并數字音樂業務。此外,蝦米音樂和天天動聽整合構成了阿里音樂,天天動聽之后升級并更名為阿里星球,定位于“粉絲交互平臺”。
同屬于內容消費,和在線視頻網站的情況類似,國內數字音樂平臺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并不好過。但好的信號是,自國家版權局于去年7月發出“史上最嚴版權令”——《關于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轉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QQ音樂和網易云音樂達成國內在線音樂平臺的首個版權合作案例后,版權紛爭逐漸消停,各平臺有了更多精力去摸索盈利模式。
“目前這個階段,騰訊獨家代理的版權,絕大多數在百度音樂已經被使用,反之,太合音樂的版權和百度音樂版權同樣分享給了騰訊那邊。”王磊稱,百度音樂的定位將從“播放器工具”跨到“多功能平臺”,再到人格化、場景化、智能化的“音樂伴侶”,探索“耳朵經濟帶”。數字音樂市場的“蛋糕”還在逐漸做大的過程,談不上誰能一家獨大。未來版權共享將是一種趨勢,當不同平臺的曲庫達到比較一致的程度后,拼的是運營、人才、創意、產品和技術,也就是能否體現差異化優勢。
習慣下載,流媒體音樂在國內尚未成主流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盡管目前國內的數字音樂平臺都在努力開拓增值服務,但整體上,仍都需要通過免費模式吸引用戶,并為豐富曲庫持續支出高額版權費。
與此同時,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對2015年全球音樂市場的統計顯示,構成收入大頭的是數字音樂收入和實體音樂收入,其中數字音樂收入以45%的占比首次超過實體音樂收入(39%)。普華永道也在《全球娛樂和媒體產業年度報告》中判斷,未來五年數字音樂下載市場的下降速度很有可能會超過實體唱片。
形成反差的是,就國內數字音樂市場來說,用戶習慣仍以下載為主。
對于國內數字音樂市場的未來趨勢,王磊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國內在移動支付上的發展甚至快于國外,但是音樂流媒體方面遠遠落后于國外,主要受智能手機普及、通訊技術的提高,以及關鍵的電信資費下降等多種因素影響,只有這些條件都有了,才會推動流媒體發展。
另據Analysys易觀發布的《中國移動音樂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6年第2季度》數據顯示,該季度,中國主流移動音樂平臺用戶滲透率高度集中在酷狗音樂和QQ音樂兩款頭部應用中,排在二者后面的有酷我音樂、阿里星球、網易云音樂、百度音樂和蝦米音樂等。
做出真正的差異化和探索有效的盈利模式兩者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
“我覺得現在這兩個事情,就中國音樂平臺發展而言都是進行之中的,沒有說很好的結論。所謂的盈利模式,目前沒有音樂平臺真正的盈利,基本上是幾種收益模式:廣告、游戲聯運、音樂硬件、O2O、粉絲群體。”王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探索盈利方式跟各個產品尋求差異化的路,沒有任何沖突,其實是互相依存的關系。只不過,“每一個產品根據自己自身特點來做這樣的事情,這個方面還是在努力和探討之中。”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受限于用戶付費和流量變現等現階段特點,國內數字音樂市場或將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維持寡頭對峙局面。“持久戰”中,全產業鏈的整合能力成為發展關鍵。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