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6-10-24 09:13:41
10年前,搭載超高配置和創新科技的雪鐵龍C6以60萬元售價強勢回歸高端車領域;10年后,由東風雪鐵龍研發的全新雪鐵龍C6重裝上陣中國汽車市場,18.99萬元的起售價直接放棄C級車面子,直指B級車邁騰、君越、帕薩特等車型。
10年前,搭載超高配置和創新科技的雪鐵龍C6以60萬元售價強勢回歸高端車領域;10年后,由東風雪鐵龍研發的全新雪鐵龍C6重裝上陣中國汽車市場,18.99萬元的起售價直接放棄C級車面子,直指B級車邁騰、君越、帕薩特等車型。
東風雪鐵龍C6超低的定價策略是否會搶了兄弟車型B級車C5的市場呢?剛剛履新半年的東風雪鐵龍總經理饒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時表示,由于C6的上市,我們已經開始對C5的價格進行了下調,C5定位15萬元-20萬元,C6定位20-28萬元區間,兩款車型構成東風雪鐵龍決戰B級別車市場的“左膀右臂”。
眾所周知,衡量一個汽車品牌是否進入主流的標志之一就是其在B級車市場是否有所建樹。經過幾年的快速增長,東風雪鐵龍今年進入了銷量的“調整期”,包括品牌、產品、渠道的一系列問題逐漸掣肘銷量的進一步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饒杰希望將全新C6的上市作為東風雪鐵龍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契機。
不可否認,今年前9個月B級車市場是呈現下滑態勢的,銷量前十車型僅雅閣和邁騰增長。東風雪鐵龍市場部部長孫亦文說的很直白,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的競爭就是品牌力的競爭,包括東風雪鐵龍在內的眾多廠商,選擇此時進入B 級別,有品牌方面的考量。
C6與C5互補銷售 窺視B級車市場
2013年和2014年是東風雪鐵龍銷量快速增長的兩年。僅2014年前10個月東風雪鐵龍就實現同比增長18%的成績,原東風雪鐵龍經理陳曦彼時意氣風發提到,東風雪鐵龍未來品牌要向上,就必須在B級車市場加碼,未來推出一款全新的B級車,將搭載1.6T/1.8T兩款增壓引擎,該車與C5效仿別克君威/君越,形成互補同堂銷售。
經過兩年的等待,近日東風雪鐵龍在北京宣布全新C6上市,定位B 級轎車,將“B級轎車三強”邁騰、帕薩特、君越定為競品。雖然全新C6早已不是昔日的C級轎車,但這樣一款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全新旗艦車型,絕不會糊弄國人。可以說截止到現在,在全球范圍內你找不到第二款技術比它更新、更豪華的雪鐵龍了。
從車身尺寸來看,雪鐵龍C6在各方面都比邁騰要強一些,與君越比則只在高度方面占據優勢。從定價策略來看,C6和邁騰的起步價都是18.99萬元起步,但是C6的動力是1.6T,而邁騰是1.4T,從最大輸出功率上看C6占優。而在1.8T動力車型的售價上,C6稍高于邁騰。就產品力來講,C6在設計、用料和配置、操控上都是能夠與邁騰等車型媲美的,主打輕奢概念也能瞞足當下中高階層消費人群的需求。
“傳統中級車市場品牌過于集中,隨著過去公務市場發生變化,普通消費者逐漸成為主流,而C6則為用戶提供了新的選擇。受產能限制,預計今年C6銷售目標為5000輛。”饒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時表示。
東風雪鐵龍品牌向上靠C6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9月份的B級車銷量中,銷量前十位的傳統B級車中,除雅閣銷量勁增15.9%,邁騰銷量微增3.1%以外,其余8個車型均出現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君威降幅高達41.9%。
有業內人士表示,下半年B級車銷量下挫的趨勢或將持續,但是B級車作為利潤車型,企業依靠縮短換代周期、進行雙車布局,繼續把持市場份額維持品牌想象,獲取利潤的行為不會動搖。
饒杰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全新C6將主要針對個人和商務用車,目標群體為30雖- 35歲這一年輕的“社會中間”群體,“根據我們測算,全新C6所在市場的總體容量仍有110萬輛。”
記者了解到,全新C6是CAC(CITROЁN ADVANCED COMFORT)雪鐵龍領先舒適全球產品研發設計理念下的首款戰略產品,借助這款產品的上市,東風雪鐵龍希望在國內市場強化這一產品理念,形成品牌差異化。
東風雪鐵龍經銷商服務振興計劃
為進一步實現東風雪鐵龍品牌向上目標,饒杰向記者透露,今年初,東風雪鐵龍制定了一項經銷商服務振興計劃,核心內容便是對現有全國400余家網點進行專門的服務能力提升培訓,對服務流程及售后服務作規范化規定和執行,并且對不合理現象及流程予以剔除。
“這半年來我主要的工作就是走市場,通過商務政策和渠道政策的雙優化,切實地提升經銷商的盈利能力。”提到近半年工作重點,從事服務部工作多年的饒杰對于服務和銷售促進有著自己的理解:好產品需要好的價格及營銷才能將其價值實現,東風雪鐵龍將以C6為起點,重新將“客戶體驗”提上重要日程,扎扎實實做好產品服務。
可以看到,東風雪鐵龍從3年前推出“龍騰C計劃”到如今“越享”和“高級轎車”主題詞確立,從品牌定位、產品技術、客戶承諾三個方面進行加速提升,對于東風雪鐵龍的品牌與口碑提升起到了不小的助推作用。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