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07 10:03:28
除了外部因素,利君股份上市后還出現幾起官司,被訴其產品質量與專利問題。近年來,公司產品的銷售持續低迷。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吳林靜 每經編輯 趙橋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每經編輯 趙橋
完工日期一延再延,利君股份(002651,SZ)發布了擬終止投資總額近5億元募投項目的公告。
2011年底,以輥壓機和粉磨系統為主營的利君股份上市。12月6日的公告顯示,利君股份準備終止當初最大的募投項目“大型輥壓機系統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以下簡稱大型輥壓機項目)”。在《招股說明書》中,利君股份曾經希望建設該基地,能擴大100套產能,以此進軍輥壓機的礦山應用市場,并預計“未來幾年大型礦山企業落后粉末設備的更新率將以每年5%的速度進行”。
計劃趕不上變化,輥壓機下游應用領域水泥建材、冶金礦山等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逐年下滑。除了外部因素,利君股份上市后還出現幾起官司,被訴其產品質量與專利問題。近年來,公司產品的銷售持續低迷。
利君股份對接媒體的一位工作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項目終止)這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公司有自己的考慮,具體不方便透露。”
項目投資進度完成35%
上述大型輥壓機項目是2011年底IPO的利君股份最大的募投項目,當初預計項目投資總額4.97億元,投資進度規劃了三年。在招股說明書中,利君股份規劃稱,項目達產后,“大型輥壓機生產基地將新增產能100套(型號為2.0m× 1.2m的折合臺套),折算成型號為1.7m×1.0m的輥壓機約125套。”
當初,利君股份的設想是,有了這些新產能,公司將不再止步于水泥輥壓機市場,能夠依靠產能擴充,進軍“快速發展”的礦山輥壓機市場。
沒想到,2012年以來,公司就一直受下游行業水泥建材、礦山冶金的拖累,上述行業固定資產投資處于增速下滑態勢。
利君股份表示,也因為宏觀經濟與行業發展態勢,2012年、2014年曾兩度延期大型輥壓機項目的建設完工時間,從2013年10月推遲至2017年12月31日。截至2016年10月31日,該項目的投資進度只進行到35.55%,投入了1.77億元。
記者注意到,上市之前,利君股份已經用自有資金先期投入了1.02億元用于征地、房屋建筑和設備,當時的投資進度就進行到20.57%。上市5年以來,這項最大的募投項目投資進度進展十分緩慢,“目前已具備輥壓機產品的生產、裝配能力”。
離完工還有一年時間,大型輥壓機項目被叫停,12月6日,利君股份稱,原因是“原計劃投資的部分機器設備已喪失了投資的必要性”,同時也能“優化公司產能結構、避免產能過剩,降低募集資金的投資風險及合理利用募集資金。”
主營不振又遇收購失敗
若是利君股份終止大型輥壓機項目,那當初IPO時的募投計劃就只剩一項投資總額為1億元的技術中心項目。
根據招股說明書,利君股份準備將募集資金投入大型輥壓機項目(投資總額4.97億元)、小型系統集成輥壓機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以下簡稱小型輥壓機項目,投資總額1.38億元)、輥壓機粉磨技術中心(投資總額1.10億元)。
早在2013年,小型輥壓機項目就被提前終止,當時實際投入金額已經達到8296.93萬元,募集資金使用比例60.21%。彼時,利君股份亦將終止原因歸為“全球經濟危機和國內經濟形勢持續低迷,下游行業對固定資產投資需求減弱”,導致募投項目市場前景不容樂觀。
對于利君股份終止兩項核心募投項目,水泥地理網總裁劉作毅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在目前的大環境下,這也是權宜之計,“終止募投項目,不盲目擴張也是一種理性。在行業下行的情況下,盡量維持原來的市場份額。”
記者注意到,除了利君股份每次提到的外部環境因素外,其自身產品質量也出現過問題。2013年,上市后一年多時間,利君股份涉及3起訴訟,全都涉及產品的質量和專利問題。
內外因素相加,利君股份的業績也不理想。從2012年至2015年,公司僅2013年業績是正增長,增幅為6%,其余4年業績均下滑,下滑幅度高于增幅,2016年前三季度下滑態勢依舊沒有好轉。
傳統主營不振,利君股份去年開始謀求進軍航空零件及工裝設計制造業務。2015年9月,以3.7億元完成成都德坤航空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的股權并購,之后又計劃收購成都三航機電有限責任公司,但因為交易方案未能達成一致,最后被迫終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