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6-12-15 09:14:50
日前,美國運輸部提出一項新草案,擬要求新上路的輕型車輛安裝車對車通信系統,從而降低車禍的發生。該系統將通過專用短程通信技術,以最高每秒10次的頻率和鄰近車輛互換位置、方向和速度等行駛數據,為汽車提供車距等安全信息,并能及時向司機發出警報。
原標題:智能網聯汽車加速推廣 跨行業融合成發展關鍵
日前,美國運輸部提出一項新草案,擬要求新上路的輕型車輛安裝車對車通信系統,從而降低車禍的發生。該系統將通過專用短程通信技術,以最高每秒10次的頻率和鄰近車輛互換位置、方向和速度等行駛數據,為汽車提供車距等安全信息,并能及時向司機發出警報。
美國運輸部部長安東尼·福克斯表示,為汽車安裝車對車通信技術將為行駛車輛提供360度道路環境感知能力,幫助提高車輛安全性,相關規定預計在2019年出臺,到2021年逐步實施,2023年實現新上路輕型車輛按計劃安裝該通信系統。
無獨有偶,在日前舉行的TC汽車互聯網大會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智能網聯汽車聯盟秘書長公維潔透露,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部牽頭編制的智能網聯汽車公共道路測試規范即將發布,相關規范出臺后,符合規范的產品將在高速公路上進行測試。
同時,今年11月我國正式啟動了車與車通信LTE-V技術和車用雷達的研究試驗工作。由于智能網聯汽車系統涉及傳感器、車間通信和云端數據庫等多個不同領域,所以參與企業不僅來自汽車整車和零部件,還包括通信和互聯網科技公司。為了實現多方技術的協同配合,我國車對車通信系統依然需要攻克相關技術難題。東吳證券研報認為,只有打破跨行業壁壘,才能實現智能、網聯化關鍵技術的突破。
智能網聯汽車成為“中國制造2025”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近幾年,工信部通過研究制定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戰略和相關政策措施,不斷推動互聯網和汽車結合發展。機構認為,除了跨行業融合發展外,建設智能網聯車基礎數據交互平臺,實現大數據共享、提高行業監管效率也是該領域發展的重點之一。中國產業信息網預測,到2020年我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規模將超1000億元。
隨著系列政策及標準規范的出臺,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有望逐步邁入產業化。智能車機系統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的核心載體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機遇。機構預計,到2018年智能車機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元。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