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國際機構看成都有“三好”:發展快 人才多 活力強

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16 09:52:14

作為成都10年的見證者,站在國際機構的視角,帶領Savills開拓華西區的胡裕華來深度剖析成都這座城市的創新力,會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每經編輯 王婷婷    

每經記者 王婷婷 每經編輯 隋丕寧

“技術、成本、融資等很多方面的創業環境大不如前。對于很多創業企業來說,硅谷可能已經不是最佳選擇了。”類似言論屢現報端。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整理,近兩年就有Rdio、Theranos、KiOR、Powa Technologies、Quirky等有望成為各自領域獨角獸的企業,在硅谷被淘汰、被遺忘。

全球領先房地產服務提供商Savills第一太平戴維斯中國區董事會成員、華西區董事長胡裕華也表達過類似觀點,“今天再有一個比爾·蓋茨想在硅谷創業搞出微軟,已經基本上不現實了。”

世界各地隨之涌現出一些新興城市,與硅谷對標,甚至想取代它的位置。比如荷蘭南部的艾恩德霍芬市、智利的圣地亞哥、印度的孟買,以及中國的一些城市。

對于中國的這些城市來說,躬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哪一個城市最有可能對標硅谷?

2016年,Savills進入中國已經21年,進入華西區域則已滿10年。它來看中國的創新城市,具有更國際化視角和客觀準確的判斷。

作為成都10年的見證者,站在國際機構的視角,帶領Savills開拓華西區的胡裕華來深度剖析成都這座城市的創新力,會是一幅怎樣的圖景?

發展速度:比當初估計還樂觀

上世紀90年代,胡裕華進入內地做Savills內地市場的開拓者。從1995年的廣州,1996年的上海,到1999年的北京,可以說,前10年,胡裕華見證了中國一線城市崛起的全過程。

“其實,1996年的上海也不怎么樣,跟今天的上海有蠻大差距,當時甚至連一家茶餐廳都找不到。上海第一家茶餐廳還是1998年的時候出現的。”胡裕華說,當時他聽到上海打出口號“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口號時,只是心生懷疑一笑而過。但到了1999年的時候,剛好3年,真的已經是大變樣了。

他用切身感受體驗中國第一批大城市的快速興盛,現在的成都正帶給他相似、甚至更強烈的感受——“成都發展得比我當初的樂觀估計,還樂觀。”

2006年,胡裕華帶領團隊進入成都開拓市場,其直言當時的成都的確還很“二線城市”,但2006~2016年這10年,成都的發展速度驚人,GDP增長率保持在雙位數,比北京、上海甚至香港還高。雖然成都的基數相比更低,但這座城市的10年發展確實亮眼,未來潛力也很驚人。

真正吸引Savills早早進入成都開拓市場的,胡裕華說,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成都對企業的吸引力非常大。

“中國很多城市都有外資和外地企業進入,但如此扎堆進駐的城市,恐怕只有成都——港資開發商基本都在成都有項目,在中國有項目的外資開發商也基本都會在成都設項目,國內的大型開發商更是如此。”

此外,地理和交通優勢也是吸引企業入駐的重要原因。胡裕華說,將華西區第一個辦公室放在成都,就是因為從北上廣飛到成都基本都是2小時,而成都飛到重慶昆明貴陽等地基本都是1小時,地理位置很中心,向西部的覆蓋性也很強。

人才吸引:顯示了足夠潛力

胡裕華雖然在內地生活了很多年,但抹不掉香港人骨子里對茶餐廳的依戀。成都的包容度,讓他在成都能夠吃到很多正宗美味的港餐粵菜。

實際上,現在成都不僅可以吃到全球各種美味,買到全球最新的潮流商品,胡裕華說,“一些經常在全國各地飛的英國同學到成都來看我,左手一個IFS、右手一個太古里,常讓他們恍惚,這和國際大都市沒有兩樣。這里沒有北京、上海的擁擠,繁華之余又很舒服,他們都更喜歡成都。”

2015年,四川高校數量已經升至109所,成都是吸附和留下這些人才的巨大引擎。近年從成都以外,甚至四川以外的城市來到成都學習、工作、定居的人也越來越多。

他們不止來自甘肅、陜西、貴州、云南等地,還來自沿海很多城市,還有香港、臺灣,甚至還有國外。胡裕華說,僅僅他面試過的,就有只身一人到成都發展的安徽女孩、由于競爭太大愿意到成都大展拳腳的上海小伙,以及因為喜歡來成都工作的臺灣女孩。

“可能有些人和我當初選擇從香港到內地、從一線城市到成都一個道理,我們都有差不多的智商和能力,但香港、上海這樣的人太多了,而選擇了成都的我可以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隨著“一帶一路”等戰略的推進,成都顯示了足夠的潛力,而它又是一個競爭相對小一些、個人能更好發展的城市,一個能包容外來人、生活繁華又舒適的城市。因為這些優勢和特點,成都吸引著創新創業的核心要素——人才爭相到來。

創新創業:優勢得天獨厚

當然,若論對企業的吸附力,一線城市具備絕對優勢,但對一些企業,特別是創業創新企業,成都還具備不少得天獨厚的優勢,比如成本。

在易居給出的“2015年全國35個大中城市房價收入比偏離度”數據里,在中國創業資源最集中的幾個城市中,只有成都的數值為負,這意味著,只有成都的房價最為健康。

“成本無論對企業發展還是人的生活都很要緊。”胡裕華認為,成本太高就不好創業了,創了業還需要守業,守的時候成本是關鍵因素。

沿海很多城市地價貴、房價高,人力成本也很高,很多企業無法長期承擔。成都住宅和商業成本都不太貴,創業的門檻也不太高。

“成都現在很多住宅單價才1萬多元,城南這樣價位的Office。這種價格,全國省會城市里,也真沒幾個。”

胡裕華直言,阿里巴巴創業時期的杭州,房價、房租和人工相對不高,高校也多,各行各業競爭不充分,阿里巴巴才能成長為現在的龍頭企業。如果馬云想再在杭州創一個阿里巴巴,就非常難了。之前就有一句話說“成就了一個阿里,死了很多阿里”。

其實,對很多外資企業也是一樣,一下子進入一線城市很可能幾年收不回成本。如果從成都這樣的地方起步,把市場占了、錢和名氣賺到,再反攻一線城市,是更聰明也是更現實的路徑。

成都雖然經濟排名等指標可能不如沿海城市,但講創新創業,沒準真是成都更好。

和經濟中心城市、政治中心城市的邏輯不同,創新城市的構成要素,具有自己獨有的優勢。城市的經濟基礎、對企業和人才的吸引力外,成本不高、人才聚集、配套和支持齊全……這些正是硅谷之所以成為硅谷的原因。

“這些因素,成都都有,成都完全有可能對標硅谷。而且現在的硅谷、杭州等城市都已經‘貴’了,成都具有更好的創新創業條件。可以說,今天的成都搞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更有可能。”

胡裕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成都為基點,Savills打算拓展西安、蘭州等更多西部市場,從中國版圖看,西部占據了國土的約一半,從絕對量而言,其有信心將華西區做到比肩同類公司在沿海地區的業績。

對于成都,胡裕華也希望從人才扶持力度,醫療等配套的建設,對企業的鼓勵等各方面,繼續擴大成都在創新創業領域的優勢,成為中國的硅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國際機構看成都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8k | 夜色福利院在线观看试看 | 亚洲国产精品成 | 中国A级片在线观看 | 在线看黄A∨免费观看 |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院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