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6-12-31 09:08:21
12月30日晚間,關于重慶房地產商會建議全重慶按照建筑面積計價的消息在網絡迅速發酵升溫,引爆了整個地產圈。
每經編輯|鄢銀嬋
山雨欲來風滿樓!從昨天開始,重慶突然成了輿論關注的焦點,不僅僅是因為入渝15載的黃奇帆卸任重慶市長,還因為在地產圈被刷屏的一份紅頭文件。
昨夜(12月30日晚),有消息稱,重慶房地產商會已經起草一份關于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行商品房銷售按建筑面積計價的建議。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通過采訪多名重慶房企高管進行交叉求證,該消息得到了初步證實;此外,重慶房管局系統也在12月30日緊急召集房企開會,就該消息進行了傳達。
巧合的是,這份文件出現的時間正是在黃奇帆卸任重慶市長之后。
重慶房地產商會疑出紅頭文件
12月30日晚間,關于重慶房地產商會建議全重慶按照建筑面積計價的消息在網絡迅速發酵升溫,引爆了整個地產圈。
隨后,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聯系多名重慶地產圈人士就該消息予以證實。重慶一位不愿具名的開發商高管向記者發來了4頁由“重慶市房地產商會文件”向重慶市工商聯簽發的紅頭文件,文件標題為《關于在全市范圍內全面推行商品房銷售按建筑面積進行計價的建議》,且在第四頁加蓋了重慶市房地產商會的公章,日期為2016年12月30日。
該文件內容顯示,自2002年以來重慶第一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次會議通過了《重慶市城鎮房地產交易管理條例》(下稱《條例》)規定,在重慶市城鎮規劃區范圍內的商品房,將按照套內計價面積銷售。重慶房地產商會認為,這一計價模式已經與當下的市場環境脫軌,并建議采取建面計價的銷售方式。
而在談到以建面計價的必要性時,重慶房地產商會共列出了四大好處,分別為:一是有利于與國家對商品房的統計標準保持一致;二是更能真實、準確反映市場價格水平與完善市場監管的規范性,便于消費者對市場價格的準確判斷;三是有利于開發企業成本測算的單位口徑統一;四是有利于建筑設計規范實施與提升物業品質,利于監管。
“目前全國36個大中型城市中,僅有重慶主城區采用套內計價,并且重慶的區縣的計價模式也是建面計價,確實重慶目前的房價無法與其他城市放在同一個平臺上比較,對統計部門的工作形成了障礙。”上述重慶開發商高管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該文件還詳細提出了3點建議,除了在商品房銷售和面積確認及面積差異處理上均以建筑面積為準外,還擬將物業收費方式從套內面積調整為以建筑面積為準。
“這個文件具體是什么時候開始牽頭起草的,我也不是很清楚,但選擇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時候簽發,確實有些耐人尋味。”該名高管表示。
此外,截止發稿,記者尚未就該消息獲得重慶房地產商會的確認。
重慶房管系統緊急召集房企開會
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重慶官方實際上也已經有所動作。
“昨天下午(重慶)房管局系統就緊急召集我們房企去開會,會議上主要說了兩點,一是今后計價方式有可能按照全國的計價方式進行調整,也就是說從按套內計價變為按建面計價,政府讓我們房地產商做好從套內計價換算為建面計價的相關工作預案,做好充分準備;二是強調春節期間不允許房價出現大幅度價格波動。”另外一名重慶房地產開發商人士表示。
▲會議現場照片
該名人士的說法記者隨后也通過另外一名重慶本土開發商得到證實。“房管局系統確實召集了各大開發商開會,不過我沒有去,參會同事反饋給我的會議精神包括:1、近日起,任何開發商不能有隨意漲價的行為;2、之所以通知緊急會議,是市政府統一要求,其他尚未召集緊急會議的主城各區房管系統也會在明天(12月31日)第一時間傳達相關會議精神,如果有隨意漲價行為,一旦接到舉報查實,將立即對項目進行封盤處理。”
與此同時,上述重慶本土開發商也向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表示,在參會過程中,房管局系統雖然并未以文件形式宣布,但也透露出了重慶未來可能將以建面計價方式銷售的信號。
引人關注的是,此次牽頭起草有關變更重慶房價計價方式文件的重慶市房地產商會也頗為低調。據其官網信息顯示,其隸屬于重慶市工商聯總商會,成立于2003年6月,是在重慶市工商聯的領導下,由重慶市房地產行業的企業和有關人士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行業組織。
其中,在“會員單位”一欄中,共有25條記錄,會長為方明,現任英利國際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而記者獲得的上述紅頭文件顯示,簽發人正是方明。
除此以外,包括龍湖、金科、協信、華宇等重慶知名本土房企以及中海地產等央企相關高管名字均出現在副會長名單中,可謂全明星陣容。
“目前來看,這個文件最終是否會執行還是未知數,不過下月中旬馬上就要召開重慶‘兩會’,這個文件屆時作為工商聯的提案提交人大審議表決,也是有可能的。”上述重慶本土開發商表示。
重慶未來房價如何走?
在黃奇帆執政重慶期間,房價一直比較溫和。
而重慶房價較低的原因,一方面是巨大的土地供應,通過增大供應量來降地價,同時也設置了土地價格的硬性指標,比如黃奇帆任市長時就提出:重慶土地價格不得超過房價的35%。另一方面,重慶還有大量公租房提供給外來務工者,相應減少了部分需求。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重慶是目前除上海之外第二個收房產稅的城市,從這方面也可以防止炒房者的投機行為。
▲重慶房價分布情況(數據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重慶區域的商品房均價為5360元/平方米,低于全國平均6793元/平方米的水平;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16年8月重慶主城的商品房均價為7125元/平方米,9月則為7164元/平方米。
而據每日經濟新聞(微信號:nbdnews)記者此前實地調查,在2016年10月前后全國多地頻發限購令時,重慶還短暫出現了外地購房者扎堆前往重慶買房的情景。
▲重慶房價走勢(數據來源:中國指數研究院)
據重慶市統計官方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重慶商品房銷售保持較快增長,樓市去庫存效果明顯,商品房銷售面積5421.4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7.8%。
統計還顯示,11月重慶商品房市場建面均價為7431元/平方米,環比上漲2.58%,供應量為66.61萬平方米,環比下降21.89%,成交量61.65萬平方米,環比上升32.07%,存量約為1754萬平方米。
“2016年重慶樓市的存銷比下降比較大,這對整個市場也釋放了一些利好信號。”重慶房地產行業一名觀察人士在談及上述建議背后邏輯時說。
此外,近期重慶土地拍賣市場也比較火熱,從12月20日到12月26日,重慶完成8宗土地拍賣,成交價格達到204.62億元,多塊土地溢價率均在70%以上。
多名開發商認為,“如果以后確實按照這個建議來執行,那么目前的銷售價格肯定會不同程度的降低一些,不論是套內計價還是建面計價,一套房子的總價是不會變的。”上述不愿具名的房企高管稱,按照規定,開發商在申請預售中時,都會向房管局備案套內單價、建面單價以及總價,企業能做手腳的空間并不大。他同時也坦承,不排除有部分小開發商會打擦邊球。
每經編輯 王曉波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