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資訊

每經網首頁 > 資訊 > 正文

新三板萬家時代再出發 有進有退將成常態

華夏時報 2017-01-02 16:41:54

2016年以來,新三板掛牌企業呈現出“井噴”態勢,掛牌數量更是經歷了三次沖刺。年初單月掛牌494家企業,是2015年年底掛牌提升的延續;3月至5月,平均單月掛牌數量高達538家,這次提升穩定持續了三個月;8月,新三板單月掛牌數量創下歷史之最,達983家。也正是經過三次掛牌提速后,新三板萬家時代正式到來。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時至2016年12月30日,新三板掛牌企業達到10163家,總股本為5700多億股,兩年多時間,已成為全球首家達到10000家掛牌企業的證券交易場所,而滬深交易所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上市公司數量僅3000多家。僅2016年新三板掛牌的企業就有5034家,為歷年來最多的一次。

在掛牌企業高速增長的同時,新三板也在積極進行“自我完善”。從類金融企業掛牌被叫停到新三板分層制度實施;從私募做市開始試點到新三板退市制度落地;從新三板監管升級到研究推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向創業板轉板試點……

掛牌企業破萬

市場變化深刻

2016年以來,新三板掛牌企業呈現出“井噴”態勢,掛牌數量更是經歷了三次沖刺。年初單月掛牌494家企業,是2015年年底掛牌提升的延續;3月至5月,平均單月掛牌數量高達538家,這次提升穩定持續了三個月;8月,新三板單月掛牌數量創下歷史之最,達983家。也正是經過三次掛牌提速后,新三板萬家時代正式到來。

不僅如此,目前正在申報及等待掛牌的企業還有1378家。市場人士預計,新三板市場規模在2017年可能達到15000家。

中關村上市公司協會新三板分會理事鄭淑芬表示,在地方政府等大力的推進下,很多企業對新三板有進一步的了解,2016年一年來進入新三板的企業就比較多了。

然而,萬家企業并不是新三板發展的重點。對此,證監會副主席姜洋表示:“新三板掛牌公司超萬家,市場穩定系首要前提。”

就2016年的新三板而言,還有許多方面發生深刻的變化。讀懂新三板創始人盧山林認為,2016年新三板最大的變化就是掛牌企業數量仍然在持續快速增加,從年初的5000多家到現在超過10000家;其次,新三板實施企業分層制度,952家企業進入了創新層,這是未來股轉系統差異化監管的第一步;第三,新三板仍然處于流動性的困局當中,二級市場流動性仍然比較缺乏,單個交易日交易額突破10億元的仍然很少,影響到市場定價和二級市場融資。

“2016年新三板有三個方面令我印象最深。”作為企業與股轉系統之間的指定聯絡人,南北軟件董秘崔顏軍表示,一是掛牌公司爆炸式增長,從年初的5129家,到年底的過萬家;二是交易量和估值的持續下滑,嚴重打擊了掛牌積極性和投資者參與熱情,估值和融資功能幾近喪失;三是明確掛牌準入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有利于提高新三板的核心競爭力。

對于新三板市場參與的主體,世紀文龍副總裁韓思淼在談及這一年感受時強調,2016年新三板最大的變化應該就是分層制度和常態化、市場化的新三板退市機制的推出,這標志著新三板向真正的市場化又邁出了非常重要且堅實的一步。

“2016年是新三板分層元年,引入私募做市,嚴監管,掛牌趨嚴這幾個舉措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中國國際科促會新三板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首席研究員布娜新談到。

股票發行遇冷

面臨投融資失衡挑戰

雖然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一路突飛猛進,但2016年以來新三板定增市場融資能力持續走弱,企業實際完成定增發行次數和募集金額持續下降,融資供需矛盾愈發明顯。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表示,2016年新三板市場表現不理想,投融資失衡是最大挑戰。

尤其是目前的新三板市場可以用“寒冬”來形容。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19日,新三板2016年共實施完成2705次股票發行,融資1167.56億元,平均單次發行融資4316.29萬元。對此,安信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明確指出,在新增掛牌公司數量超過5000家的背景下,新三板的融資能力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提升。

令人憂慮的是,在新三板掛牌的10000多家企業當中,有接近5700家企業自掛牌以來沒有過融資,有超過5800家企業自掛牌以來沒有過交易,成為名副其實的“僵尸股”。與此同時,新三板做市指數持續低迷,截至12月30日,做市指數報1100點,與2016年最高點位2673點相比明顯腰斬。

付立春指出,從交易股本來看,新三板企業股本大增,流通占比仍然比較低;從交易企業來看,近六成新三板企業股票成交量為零;從交易換手率來看,做市交易的活躍程度大幅下降。尤其是在深證主板、創業板和中小板定增融資金額均現增長的情況下,新三板定增市場幾乎停滯不前。這背后,正是新三板定增投資獲利的概率下降。

如今就連專注于新三板市場的投研機構也開始“打退堂鼓”。2016年12月23日,興業證券表示要退出新三板研究,這無疑對低迷的新三板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流動性不足和融資難的情況,新三板的投研機構盈利成為一種奢望。

興業證券分析師楊若木認為,新三板融資遇冷跡象明顯,市場流動性問題并未因分層實施而得到顯著改善。新三板改革的各種切入點,無論是降低投資者門檻還是擴容做市商、亦或提高三板掛牌門檻,落腳點還應在增進市場流動性,改善新三板易登難融局面。

“雖然現在新三板還存在諸多待解決的矛盾和問題,但如果我們以歷史的視角去看它,跳出三板看三板,會發現這些問題是發展過程必然存在的。”韓思淼認為,新三板的發展將會彌補中國金融市場既已存在的結構性缺陷,為國家經濟向創新戰略的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證監會副主席姜洋表示,在健全多層次股權融資體系的任務中,為企業降低杠桿、培育動力提供了多種渠道。在強化監管、防范風險的基礎上,證監會穩妥推進交易所市場股票發行,深化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融資功能,不斷提高直接融資規模。

轉板預期升溫

有進有退將成常態

從2013年12月到2016年12月,從《國務院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到《“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在三年時間里,有關“新三板轉板”的相關內容,至少已在國務院和證監會所發布的文件中被七次提及。而轉板政策將如何制定,其試點又將如何運行,則始終為市場所關注。

不過,截至目前,對轉板試點的權威表述依舊停留在“研究推出”階段,一些原希望走轉板通道的企業轉而又去排隊IPO。

據東方財富Choice終端統計,截至2016年12月中旬,已有近300家新三板企業先后進行了上市輔導,其中200余家企業是在2016年宣布接受上市輔導的。而從IPO預披露看,69家新三板企業已經發布了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其中,擬上市板塊為創業板的是33家,占比近半。

布娜新表示,企業迫于股東壓力和自身發展需求自然更向往A股市場,這是目前政策分層之后沒有差異化制度跟進導致的,但這種現象不會也不能成為常態。畢竟新三板與A股存在差異化定位,在當下及未來幾年隨著時間的積淀,相信企業家能逐漸理解這種本質差異,從而尋找適合自己生長的土壤。對于新三板而言,年紀還太小,這些都是成長的煩惱,市場不應有太急躁的心態,應該給予理解并給足支持。

企巢新三板學院院長程曉明則始終強調靠數量有限的轉板制度安排不是新三板的重點和發展方向。要解決新三板的問題,關鍵還是解決流動性。轉板能擴大新三板的影響力,但整體上對新三板的作用很有限。

與此同時,市場監管壓力越來越大,監管層有必要明確相關制度將不符合掛牌條件的企業清除出新三板,以凈化市場,實現優勝劣汰的正向循環。在這個背景下,2016年10月21日,股轉系統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股票終止掛牌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2月23日,新三板共有92家公司摘牌退市,2016年退市公司數量為55家。從2016年55家企業終止掛牌的原因來看,強制摘牌的僅占7%;自身發展需要申請摘牌的占71%。目前退市企業比例不足1%,仍有著較大的提升空間。

盧山林認為,有進有出的市場才是健康的市場。摘牌的常規化能不斷提升優化新三板企業的質量,提高市場的可投資價值,減少垃圾公司對于市場資源的無效占用。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韓思淼指出,一個良性的市場必須有常態化、市場化的進出機制。

“我們預計2017年,退市制度正式文件將會出臺,新三板退市制度的威力將進一步展現出來。特別是在制度的指引下,不符合掛牌條件的企業將大面積被清退出新三板市場,強制退市比例將明顯提高,退市率將向歐美成熟資本市場水平接近。”聯訊證券分析師曹衛東表示。

新興行業奪冠

萬家起點再次出發

2016年12月19日,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制造、生物、綠色低碳、數字創意等5個產值規模10萬億元級的新支柱,并在更廣領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新三板新增掛牌行業冠軍是新興行業,掛牌公司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科技創新、研發驅動、成長性好等特征突出。截至2016年12月19日,在10000多家掛牌公司中中小微企業合計占94.61%,平均成立年限9.85年。掛牌公司中高新技術企業占比65%,戰略新興產業占比25%。掛牌公司平均研發投入強度為5.63%,較全社會研發強度高出3.53個百分點。

盧山林認為,萬家企業既是終點也是起點。萬家企業代表新三板從無到有的拓荒期已經結束,未來每天仍然有很多企業掛牌和摘牌,但規模已經不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下一步,市場重點將轉到修煉內功階段。證監會、股轉系統會出臺更多更完善的政策,券商、投資機構一起努力,將新三板建設成一個市場化、規范、有序、有效率的證券市場,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崔顏軍認為,萬家企業將是新三板二次創業的起點,相信在監管到位的基礎上,政策紅利將有條不紊的逐漸釋放。預計在2017-2018年,大多數承諾的改革措施將陸續兌現。新三板必將成為中國最有活力的資本市場,對我國的經濟轉型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我更愿意把萬家企業看成新三板的一個轉折點。”韓思淼表示,以前是求規模,以后將是求質量。新三板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跟新三板以后的發展乃至其對于中國經濟能夠發揮的貢獻來講,現在可能還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新三板服務的企業主體,應該是我國1500萬中小創新型企業。我預計,新三板將不斷深化供給側改革,推出政策,完善市場化,真正為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提供金融市場基礎。

責編 畢陸名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三板企業破萬 投融資失衡 轉板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五月丁香中文字幕 | 五月天在线视频国产在线一 |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 亚洲特殊视频在线 | 亚洲综合男人的天堂色婷婷 | 日韩成AV人网站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