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10 21:56:37
近日有著“中國巴菲特”之稱的私募大佬但斌在財經圈引發論戰,主要是源于一篇新聞報道,該文認為但斌的私募產品虧損嚴重,其價值投資言論遭質疑.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記者 楊建 每經編輯 宋思艱
近日有著“中國巴菲特”之稱的私募大佬但斌在財經圈引發論戰,主要是源于一篇新聞報道,該文認為但斌的私募產品虧損嚴重,其價值投資言論遭質疑,對此但斌在微博先后作了兩次回復稱:2016年最大的投資失誤來自于中概股私有化項目的失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但斌被黑并非偶然,2016年,大部分私募日子都不好過,不管是崇尚價值投資的但斌;追逐成長股、人稱“成長股捕手”的齊東超;還是崇尚做“趨勢投資”的展博投資陳鋒,這些大佬都曾憑借其獨門秘籍博得市場的尊重,但在2016年里,大佬們此前擅長的各種投資招數的有效性似乎打了折。
但斌凈值創新低 被黑并非偶然
近日,貴州茅臺股價不斷上漲,而一向崇尚價值投資的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其此前曾在多個場合明確表示自己已購買并會一直持有茅臺。茅臺股價今年來卻一路飆升,不斷創出歷史新高,理論上講,但斌今年的業績應該不錯,但其產品業績卻是不斷創新低。為此引發了市場對其價值投資理論的質疑。
但斌此前在微博中多次表示2016年下半年看好藍籌股,不過旗下的多只基金產品表現并不樂觀,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但斌旗下有31只基金,其中只有6只自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為正,其余25只自成立以來累計收益全部為負,有3只產品虧損在20%以上,最嚴重的漢景港灣4號,收益率為-24.88%。
漢景港灣4號成立于2015年7月2日,此后受到熔斷影響,凈值走勢急劇下跌,在2016年4月下旬的震蕩調整行情下一蹶不振,不斷走低。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1月底~12月初,滬深300指數向上反彈之時,該產品仍不斷創出新低,截至2016年12月30日,凈值為0.7512元。實際上但斌的產品在2016年從行業平均水平來看,表現略好于私募基金同行平均虧損6%的水平。但分析人士認為,市場或許可能更多是考慮到但斌一直看好貴州茅臺,茅臺2016年漲幅達57.6%,但斌管理的私募產品卻出現虧損,落差似乎不小。
對此,但斌在微博中回復稱:2016年最大的投資失誤來自于中概股私有化項目的失敗。此外,其在《東方港灣2016回首與展望》中也承認自己在2016年犯了兩個重大失誤:在國內,由于整體倉位較低(5%),使茅臺倉位并不能夠反映其對企業積極的投資觀點;在國外則是懷著套利的目的踩中了政府的政策雷區,在5月份的中概股私有化投資上使其損失較大。
2016年,滬指全年累計下跌12.31%,深成指累計下跌19.64%,創業板指跌幅高達27.71%。在眾多私募策略中,股票策略受傷最重,據格上理財數據顯示,2016年股票策略私募基金平均收益-6.72%,在各策略中排名墊底。分析人士認為,在這樣的環境下,但斌被黑并非偶然,只是目前私募生態圈的一個縮影。
知名私募各大投資理念紛紛“失效”
因為2016年股市不給力,股票私募大佬日子并不好過,不管是崇尚價值投資的但斌;追逐成長股,被人稱為“成長股捕手”的齊東超,還是崇尚做“趨勢投資”和“選美理論”的展博投資陳鋒,這些私募大佬都曾憑借其獨門秘籍在股市中博得相應的地位,但是在2016年中,私募大佬們此前擅長的各種投資招數的有效性似乎打了折。
在2014年4月奔私不久便成立了巨杉資產的齊東超,因選股獨到,被譽為“成長股捕手”,曾成功捕獲了上海鋼聯、東方財富等大牛股。其投資理念是力求投資在企業成長加速期的初期或者前半段,積極把握公司S曲線中具有成長力的部分,其2014年6月成立的第一只產品巨杉凈值線1號短期收益高達91%,讓齊東超領銜的巨杉資產迅速蜚聲圈內。但在2016年中,旗下的巨杉凈值線14號產品從成立之后就一直不斷下跌,截至2016年12月30日,凈值為0.8512。
此外,崇尚“趨勢投資”的展博投資在2016年也表現不佳,此前展博總裁陳婷婷還因公司產品業績不佳向投資者道歉。展播投資稱,一直踐行“趨勢投資”和“選美理論”,以精準的趨勢判斷和優秀的擇時能力贏得了市場的尊重。但據華潤信托數據顯示,展博旗下的展博投資尊享系列之BP信托計劃截止2016年12月30日的凈值數據為0.7247元,展博投資尊享系列之BO信托計劃凈值為0.7256元。
還有以“期貨+股票”的雙棲投資的期貨大佬葛衛東,旗下的“混沌價值二號”基金凈值2016年不斷創新低,在2016年中,前后兩次出資提升凈值,為旗下產品虧損買單。據了解,“混沌價值二號”是混沌投資旗下混沌道然管理的私募產品,截至去年11月25日,該產品最新凈值為0.5710元,此時葛衛東不得不出資3億元“救場”,并讓渡其投資收益直到凈值回到1元。
此外之前的明星私募產品也同樣遭遇“滑鐵盧”,2015年的股票策略亞軍,葉飛旗下的倚天雅莉3號去年虧幅過半。此外明星私募穗富投資旗下的穗富1、穗富2號等虧損均也超40%。對此,私募排排網研究員李海山告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股災以后,市場以存量資金博弈為主,在2016年中存在交易性機會,部分私募公司規模比較大,屬于價值投資,長期持倉,低換手率,不太愿意參與波段操盤,業績表現和大盤指數價值相近。從2016數據統計來看,業績好的私募主要參與以黑馬股的交易機會, 而一般的大型私募公司則難參與到黑馬股投資中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