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多只產品“閉門謝客” 貨幣基金迎“新生態”

上海證券報 2017-01-14 17:06:35

不久之前還在經受大額贖回考驗的貨幣基金,如今卻開始“閉門謝客”。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月11日,今年以來已有逾10只貨幣基金發布了限制大額申購的公告。

原標題:貨幣基金的“新生態”

基金業過去以規模為導向的價值觀正在發生改變,未來基金公司的發展方向有望轉向更注重業績和投資者利益。

不久之前還在經受大額贖回考驗的貨幣基金,如今卻開始“閉門謝客”。

Choice數據統計顯示,截至1月11日,今年以來已有逾10只貨幣基金發布了限制大額申購的公告。

一直以來,貨幣基金以其高流動性以及在規模擴容方面無可替代的能力,在基金行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對于不少基金公司而言,對貨幣基金的持續營銷是每天的“必修課”。然而,如今貨幣基金“批量”限購,對大額申購說“不”,這個現象的背后反映了行業整體怎樣的變化?

貨幣基金“閉門謝客”

說到基金公司規模擴張的秘籍,業內常說的一句話是“得貨幣基金者得天下”。然而,這種情況在近期悄然生變。

記者查閱近期基金公告發現,多只貨幣基金開啟了“閉門謝客”模式。

具體而言,1月10日,銀華多利寶貨幣基金發布公告稱,將自1月11日起暫停超過100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和轉換轉入。

稍早之前,海富通貨幣公告稱,將于1月9日起暫停5000萬元以上的大額申購。

無獨有偶,今年以來,10余只貨幣基金均發布了類似公告,限制金額從100萬元至1億元不等,涉及的基金公司包括銀華、大成、博時、中銀、廣發、嘉實和南方等。

收益走高引資金跟風

是什么讓貨幣基金對新進資金說“不”?

多家基金公司在公告中以“保護現有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為由,解釋此次暫停大額申購的原因。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由于貨幣基金曾經在去年年末上演過一出凈值飆升的“好戲”,不少資金對此類品種的偏好正在上升。

作為現金管理類的基金產品,一般而言,貨幣基金的收益率與市場中的資金利率密切相關。如果市場資金面趨緊利率走高,則貨幣基金的收益也會相應提升,反之則會下降。

上海一位固收基金經理向記者指出,去年年末市場資金面緊張,一些貨幣基金借機大手筆加倉了部分高收益品種,是導致去年年底貨幣基金收益走高的主要原因。

步入2017年以來,雖然市場資金面緊張的情況有所緩解,貨幣基金青睞的逆回購、同業存單等品種的收益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一部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依然維持在高位。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月10日,東方金元寶貨幣的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為5.1470%,包括中融現金增利貨幣、銀華多利寶、方正富邦貨幣、大成恒豐寶貨幣等逾20只產品的收益率也都在4%以上。

華南地區一家基金公司的市場部人士向記者分析指出,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一般維持在2%-3%之間,在年末等特殊時點,部分貨幣基金的收益率可能達到5%以上。套利資金如果轉向申購收益率較高的基金產品,在短期內就可以獲得較為可觀的收益。

“但對基金公司而言,增量資金短期、快速的進入會攤薄基金收益,對現有的投資者是不公平的。因此,不少基金公司打出了‘限購牌’。”上述人士稱。

持有人結構平衡增長

曾經長期肩負著規模擴張重任的貨幣基金,是否正在發生一些改變呢?

受訪的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的共識是,機構資金占比的不斷提升對基金公司發展的貢獻不言而喻,但是其所帶來的影響也同樣不可忽視。

一方面,基金公司享受著規模快速擴張所帶來的行業優勢;另一方面,由于機構資金在一定程度上屬于“一致行動人”,在一些特殊時點容易做出一致的投資決定。

類似的情況在去年12月就有過上演。當時貨幣基金普遍承受了較大的大額贖回壓力,個別基金公司旗下的貨幣基金單日甚至出現了百億級別的贖回,疊加當時的債市調整,導致去年12月15日當天,部分貨幣基金的萬份收益出現明顯走低,個別產品的收益率甚至出現了‘低空飛過’的情況。

“當貨幣基金遭遇大量贖回被迫拋售手中的債券資產或者提前解付協議存款時,貨幣基金的資產就可能出現浮虧,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也可能出現虧損。”一位基金分析師表示。

在上述人士看來,如果基金持有人的結構能夠更均衡,在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之間找到平衡,行業整體無疑會向著更健康的方向發展。

正是基于上述考量,如今業內已有部分基金公司開始著力開發新渠道,或在產品的設計上針對不同的投資者做更細致的劃分。

一家基金公司產品部人士表示,如今不少基金公司旗下會擁有不止一只貨幣基金產品,主要是針對不同投資者做不同的投資安排。

“比如針對機構客戶的貨幣基金在操作上會更注重流動性,一般也不會限購。針對個人投資者的貨幣基金產品在操作上更穩健,在可能的范圍內盡量提升收益。針對股民,不少基金公司也已經發行了場內貨幣基金。”

除此之外,不少基金公司在開拓個人投資者方面也大舉發力,并已收獲頗豐。

“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這個社會中有許多人,他們或許現在離理財市場很遠,面對五萬元起叫賣的銀行理財和門檻動輒百萬的私募基金,他們無法參與,但是貨幣基金是他們最佳的理財起點。”上海一位基金公司總經理表示。

或許,基金業過去以規模為導向的價值觀正在發生改變,未來基金公司的發展方向有望轉向更注重業績和投資者利益。

責編 李語涵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貨幣基金 受益 限制大額贖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亚洲影院第一页 | 思思热免费在线精品视频 |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 亚洲中文乱码字幕不卡 | 在线观看国产小视频网站 | 日本高清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