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2017-04-21 15:05:30
《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6-2017)》預計今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超過1.3萬元,比上年增長約7.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率維持在2.72左右。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農村綠皮書:中國農村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2016-2017)》發布會今日在京召開。該書預計今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將超過1.3萬元,比上年增長約7.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率維持在2.72左右。
綠皮書稱,確保農民持續增收勢頭不逆轉,是中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今年農產品價格總體上漲空間有限,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可能進一步減產,農民增收相當困難,但是農民工資性收入和轉移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態勢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綠皮書認為,考慮到中國經濟形勢,特別是農民工總體供求形勢,估計2017年農民工工資率普遍明顯提高的可能性比較小,農民工月均工資水平可能會進一步下降。國家今年會加大農村工匠培育力度,這對于短期內農民工工資率提高難以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應,但是,近年來農村能工巧匠工資率明顯地高于普通農民工的工資率,農民工結構性變化已經發生,估計越來越多的農村技能性工人的工資水平較高,將繼續拉動農民工月均工資水平的提高。估計2017年農民工月均工資水平將提高到3450元左右,比上年增長5.3%,增速回落1.3個百分點。
綠皮書還稱,近年來,隨著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特別是脫貧攻堅力度的不斷加大,本地農民工以較快的增長速度拉動農民工總量持續擴大。盡管外出農民工規模擴大的可能性比較小,但是國家健全農業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村創業創新體制,整合落實農村“雙創”的市場準入、財政稅收、金融服務、用地用電、創業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優惠政策,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加上中西部地區及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估計今年因本地農民工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農民工總量保持穩定增長,農民工總量將達到2.87億人,比上年增長1.8%。
綜合考慮農民工月均工資水平和轉移農業勞動力等情況,估計2017年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將接近5500元,比上年增加近500元,增長9.0%,增速回落0.2個百分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一篇文章
【收評:滬指全天窄幅震蕩 雄安概念股持續殺跌】滬指全天維持橫盤態勢,個股分化明顯,一帶一路板塊持續走強,但雄安新區個股持續殺跌,板塊個股再現跌停潮。兩市成交量再度萎縮,投資者參與熱情并不高。從盤面上看,特鋼、醫療器械、石油、鋼鐵、銀行等板塊漲幅居前;港口航運、雄安新區、京津冀一體化、粵港澳概念、白酒等板塊跌幅居前。收盤數據:滬指收報3173.43點,漲0.04%;深成指收報10312.54點,跌0.45%;創業板指收報1838.29點,跌0.65%。
返回每經網首頁下一篇文章
【期市收盤:黑色系期貨表現強勢】鐵礦石、焦炭期貨主力收盤大漲6%,焦煤收漲逾5%,錳硅、滬鋅、螺紋鋼漲超3%,熱卷、玻璃、橡膠漲超2%,滬銅、鄭煤、雞蛋、滬鋁漲超1%,鄭棉、滬鎳、滬鉛收漲。硅鐵、滬錫、白糖收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