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互聯網電視進入充分競爭階段 樂視超級電視壓力陡增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4-24 01:21:06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張斯 蔣佩芳 每經編輯 姚茂敦    

每經記者 張斯 蔣佩芳 每經編輯 姚茂敦

目前,互聯網電視早已占據了整個電視市場的半壁江山,樂視超級電視的競爭對手越來越多。

可以說,互聯網電視已進入充分競爭階段,仔細分析樂視超級電視的競爭對手,無論是從用戶體驗、背后的資金支持、內容供應上,樂視原有的優勢并沒有那么突出了。

眼下,樂視致新最要緊的問題不是競爭,而仍然是其如何解決目前的虧損狀態。作為樂視生態鏈上最重要的一環,樂視超級電視的盈利不僅僅是給融創投資的利好消息,更意味著樂視控股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賈躍亭一直倡導的樂視生態價值的正確性。

“狼群”四面圍攻

記者注意到,樂視電視一直宣稱自己“硬件負利”,主要靠會員盈利。按照樂視的思路,樂視用戶只要支付一定的會員費用,將會享受到一些特權——最新的熱劇,海量的高清片源等,一旦電視銷售出去,樂視要想在此方面持續盈利,不僅僅依靠的是會員費,還有電視的開機廣告等,而這些盈利手段并非是用戶樂于接受的。

一位劉姓用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自己購買的是40寸的樂視電視,當時也就1000多元,送一年的樂視會員,當時的物流挺快,電視外觀還可以,只是操作時反應速度慢,畫質感不能同家中另一臺索尼電視相比。直到會員到期,VIP的影視劇已經不能看,其他能夠播放的也只是低畫質的,其并沒有打算繼續買會員權利。

河豚品牌CEO王鵬輝由此感慨,目前的互聯網電視沒有什么太大的不一樣,基本都是用“內容”來增值,買一臺電視卻只能看一家內容,除開內容上的差異化,談不上其他太多的了。

在王鵬輝眼里,開機廣告,菜單廣告,播放前廣告……互聯網電視的所謂革命可能就是把電視機變成了“分眾終端”。“消費者買了電視,買了會員,卻還有一堆廣告,體驗真的很差。”

“硬件免費只是一種促銷方式。”IHS中國區研發總監張兵說,彩電無論是硬件,還是內容,都要成本,一定要有人埋單。當前彩電硬件免費,將來通過會員服務費逐年收回成本,而現在就要向上游供應商支付電視制造費用,這需要很強的資本能力,“樂視這種模式將有所收縮”。

“樂視的風波不是電視本身帶來的問題,互聯網電視恰恰是樂視發展的最健康良性的一塊業務,這是因為走軟硬一體的這條路本身是對的,也只有軟件硬件內容都能做強的公司才會在這個領域獲得成功,樂視的問題出在它的整個生態的布局,給它帶來的問題大家都看到了。”一位電視行業資深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小米的市場質疑很多是針對他最近發的產品不夠極致,比如新品電視很厚,之前CES上展出的產品根本沒有能力實現量產,這也是自身整個商業模式帶來的困境。”

無論用戶的體驗感好與壞,互聯網電視已占據了電視市場的半壁江山。而樂視電視的競爭對手非常多,2013年與小米、愛奇藝等品牌競爭,現在又增加了微鯨、酷開、PPTV、風行等。

“互聯網電視的競爭,最終是用戶及內容的競爭,而這兩者之間,內容的優劣以及與用戶的互動方式又尤其重要。”CIC灼識咨詢創始合伙人江磊表示,鑒于目前電視機硬件的大規模生產以及技術的同質化,在沒有突破性硬件技術產生和應用之前,硬件很難成為一個重要的差異化競爭工具。當然,低成本的硬件,能更好地幫助競爭企業獲得用戶,搶占入口。

毋庸置疑,互聯網電視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奧維預測,今年彩電業格局顛覆的機會變大。奧維云網智能顯示與數字娛樂事業群總經理董敏說,這主要源于競爭維度的多元化,新技術的較量、營銷模式的較量、渠道協作的較量、供應資源的較量。新產品只是比拼的方面之一,多方面的深耕細作才能抓住機會。

面臨扭虧為盈的壓力

不過眼下,樂視致新最要緊的問題不是盈利,仍然是如何解決目前的虧損狀態。據樂視網2016年半年報顯示,去年上半年,樂視致新資產合計為82.64億元,但負債合計卻達到8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102.86%,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而在經營層面,樂視致新2016年1~6月共實現營收74.61億元,凈利潤則虧損5687萬元。

此前賈躍亭曾提出要沖擊千億美元俱樂部,這對于目前營收只有500億元人民幣的樂視而言,難度可想而知,即便是目前營收遠超樂視的阿里、騰訊似乎也沒有對外宣布類似目標。

而盡管賈躍亭攜手孫宏斌,樂視已經引入融創150億元戰略投資,但資金缺口仍然很大。據外媒最新消息顯示,樂視于4月10日宣布放棄斥資20億美元收購美國電視制造商Vizio的計劃,理由是存在監管障礙。不過外界普遍猜測是資金壓力問題,如果這項交易失敗則意味著,樂視搶灘美國市場,試圖在美國消費者中建立品牌形象的努力受挫,國際化戰略的失利。

4月19日晚間,樂視網公布了2016年年報,年報顯示樂視網2016年全年營收雖然創下了200多億元的新高,但凈利潤也出現了8年來首現下滑。

據樂視2016年年報顯示,2016年樂視網營業收入為219.5億元,同比增長68.6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億元,同比下跌了3.19%,出現8年來凈利潤的首次下滑。

如果從收入增長來看,樂視超級電視銷售于去年還是相當給力的。2016年,終端業務收入占樂視網總收入的46.09%,系樂視網第一大收入來源;同時,終端業務收入在2016年同比大增66.15%。

不過,電視業務的快速擴張也相應成為樂視網利潤增長的絆腳石。樂視網在2016年年報中表示,新業務處于成長期造成的利潤總額下降。同時,因前期超級電視主要以高配置、高性能、極致體驗、顛覆價格快速獲取用戶的原因,以及公司快速發展帶來的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上升,使得公司營業利潤同比降低。

樂視控股CEO賈躍亭將2017年稱為盈利之戰的一年。其在4月20日晚間的致股東信中表示,2017年是樂視戰略新階段元年,也是樂視網的關鍵一年,提升上市公司的變現能力、改善公司現金流、實現全面盈利,將成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盡管賈躍亭在公開信中坦承,去年樂視致新凈利潤虧損6億多元,這直接導致了樂視網凈利潤的下滑,但他同樣表示“樂視大屏將率先實現扭虧”。他在公開信中說,根據目前樂視致新的增速,預計2017年樂視大屏成功實現扭虧為盈利,體現在業績上,預計將為樂視網凈利潤增加數億元。

與此同時,賈躍亭在公開信中還這樣表述,“大屏生態的扭虧為盈,內容生態的夯實,我們有理由預計,2017年樂視網終端、會員以及廣告收入實現新的突破,而進入生態第二階段后,終端、會員、營收、凈利潤等也將成為衡量樂視網標準的重要指標,樂視網至此將進入化反效應的兌現期。”

“不幸的是,進入今年,無論是從自身策略的無奈調整,還是來自外部市場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樂視電視的核心優勢都在無形之中被稀釋。”IT資深分析人士孫永杰認為,而這也很好地解釋了梁軍不再提及硬件成本定價,而是以所謂的“高配置、高性能”、“生態開放戰略,只為持續回饋用戶,彰顯大屏運營能力”等總結性的段落標題所取代。同時,市場的事實也確實佐證了這點,細數樂視電視價格,性價比優勢已全面落后于對手。

在江磊看來,雖說互聯網電視成為大勢所趨,但智能電視市場重新回歸理性是所有廠商不得不重視的一個現實。現在各品牌都開始大喊走高端之路,靠品質取勝,尤其是樂視,高舉“高端”策略。

IHS中國區研發總監張兵表示,去年樂視全年電視銷量500多萬臺,比原定目標600萬臺略低,主要是四季度銷量受到樂視資金緊張風波的一點影響。2017年前三個月樂視還處于調整期。樂視在美國收購VIZIO陷入流產傳聞,國內今年“4·14”促銷沒有去年那樣強的市場推廣力度。在張兵看來,與去年炒作低價不同,今年樂視的發布更重視高端產品和品牌。因此,今年上半年樂視能穩住去年的彩電銷量就已經不錯了。

業內認為,高端口號喊出來容易,走下去并不容易。因為一些互聯網品牌,或者新品牌,很難在短期內形成,反而多年專業做彩電的公司的具有更多勝出的機會,因為供應鏈的積累,研發技術的積累,都是純互聯網品牌難以企及的。

在江磊看來,降低硬件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擴大用戶規模,無論是外購和自己生產,目的都是盡量降低硬件價格進而降低獲取用戶的成本。獲得龐大的用戶只是競爭的第一步,只有優質的內容,才能持續的維持企業的競爭力,牢牢加強用戶粘性,進而產生收益。

張兵預計,新興互聯網電視品牌,今年總體銷量將與去年保持平穩或者略有增長,樂視、小米的增速將放緩,同時微鯨、PPTV、暴風等有所增長。

2016年市場活躍度前幾名智能電視/盒子型號(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本特黄天天看特色大片 | 亚洲欧美人成在线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 亚洲国产2020最新 | 色窝窝播放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