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07 10:51:01
魏加寧發表演講。魏加寧:我還是先做三點聲明:首先,以下所講的內容都是我個人的觀點,既不代表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也不代表發展研究中心。其次,本人只是一個學者,講改革與政治無關,完全是從學術的角度進行探討。
一、關于中等收入陷阱與基尼系數的關系。
首先,對于“中等收入陷阱”問題,我想從基尼系數的視角來進行觀察。
研究發現,大部分能夠走出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行列的國家,其基尼系數大都是在0.45以下,而沒有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其基尼系數大都在0.45以上。把中國的數據帶進來以后可以看到,雖然這幾年官方的數字有所下降,但好像依然在這條“分水嶺”的上面。
二、影響基尼系數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響基尼系數的因素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
第一,市場化因素。搞市場經濟強調提高效率,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從公平的角度來講,誰的效率越高,誰的收入也會越高。關于中國的市場化進展,根據王小魯他們做的市場化指數來看,大的趨勢是市場化在往前走,盡管2010年以后有一個下滑,之后又重新往前走。
第二,泡沫經濟因素。日本當年出現泡沫經濟的時候,社會學家就指出,泡沫經濟會迅速拉大收入差距和財富差距。中國的股市走勢、房價走勢,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細說了。
第三,科技創新因素。由于科技創新,加上風險投資,加上資本市場,這樣一種組合就可以使那些掌握了新技術的人一夜之間暴富,迅速發家致富。但是那些沒有掌握新技術的人,就會面臨失業的威脅,至少也是低工資的風險。所以科技創新本身也是一個拉大收入差距的一個重要因素。根據日本野村提供的圖片,將來有很多職業是要被電腦替代的,有一些領域要被機器人替代的,這些失業者的收入問題怎么辦?
第四,全球化因素。
第五,權力尋租因素。我推測,近年來官方的基尼系數有所下降,是不是與大力反腐有關?但是,要想鞏固這一反腐成果,還是要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徹底鏟除腐敗產生的體制土壤,盡可能縮短市場化的“過渡期”,壓縮腐敗產生的空間。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