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投資研究院 2017-05-15 09:34:39
周一早盤,兩市雙雙高開。滬指上漲0.08%,報3085.93點,成交12.79億元;深成指上漲0.25%,報9812.38點,成交20.31億元。
板塊方面,網絡安全、人工智能、OLED板塊漲幅居前,次新股、粵港澳板塊跌幅居前。
當前,市場可能對于影響風險偏好提升的兩大壓制因素:監管趨嚴、經濟下行,表現 得過于悲觀了。實際上,這兩大因素都出現階段性改善的跡象:監管節奏開始調整, 出現放緩,而經濟的韌性有可能超出市場預期,依然保持平穩。當下,不宜對市場過 度悲觀。短期反彈或將出現,應該尋找合適的時機,進行倉位調整與配置。 從監管上看,雖然長期監管仍將持續,但短期節奏有所放緩,對于市場的壓力有所減 輕。隨著市場回落,風險初步釋放,監管層也意識到“處置風險的風險”,監管節奏 有所放緩。如央行已經在召集“一行三會”加強監管政策溝通協調。而在5月12日, 銀監會也召開“近期重點工作通報會議”,在時間和空間上對監管尺度做了限定:從 時間上看,給各銀行自查督查和規范整改工作之間安排了4至6個月的緩沖期;從空 間上看,明確提出了“新老劃斷”,即銀行“新增業務部分按照新監管標準進行”。這 對市場的信號意義是明確的:市場仍將維持存量格局運行,過度恐慌沒有必要。
從經濟基本面上看,經濟的韌性比市場預期的要強,這也對市場構成了支撐。從宏觀 數據來看,經濟需求依然保持平穩態勢。最新出爐的4月份數據可以看到:新增人民 幣貸款1.1萬億元,新增社會融資規模1.39萬億元,兩者都遠超市場預期。這顯示 企業的融資需求依然強勁。從中觀數據來看,企業的收入和盈利增速仍然維持在較高 水平。龍頭企業受益于行業格局改善,盈利表現出較強的可持續性。而周期性行業由 于終端需求并未減弱,周期品依然維持在高位,對周期性行業盈利構成支撐。二季度 的GDP增速很有可能高于市場一致預期的6.7%,甚至與一季度增速持平。 總體上看,金融監管的洪流已過,二季度的經濟也可能比預想的好,市場短期有望迎 來反彈。投資者可以利用反彈時機,布局金融、保險等安全邊際較高的行業,也可以 調倉受益行業格局改善的白馬龍頭,同時可以關注行業前景廣闊、業績增速高、監管 沖擊下調整較多的次新股。
平安證券認為,不是所有的金融業務都能熬過這一輪監管的嚴冬(冬天才剛剛開始),就像 不是每一個價值投資者都能熬得過2013-2015年上半年成長股的枀度輝煌,當金融監 管政策從快速趨嚴逐步邁向相對穩定(可能要到2018年),市場終將逐漸迎杢價值的 回歸。我們認為未杢市場的監管環境終將歸于平穩,新的市場“制度乊籠”正在逐漸形 成,2017年上半年價值回歸僅僅是開始,市場仍將持續去尋找盈利更加確定、估值相 對較低、能夠實現持續增長的企業。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新市場環境下上市企業行為的 變化,金融市場沒有宋美的監管制度(因為參與者永進在變),只有有效的監管制度, 當有效的監管政策収生效應的時候,資本市場的定價會告訴上市企業應該往何處去。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