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2017-05-15 16:22:07
4月,滬深大盤震蕩下挫,個股遭遇普跌,期間部分股東減持使得相關股票“雪上加霜”。從5月份的解禁規模來看,排在全年的倒數第三位。不過,分析人士指出,本月局部減持壓力仍然較大,創業板、中小板漲幅較大股票和定向增發解禁股三類股票,將面臨較大的減持壓力。
5月解禁市值1586億元
據Wind數據統計,今年5月全部A股限售股數量為136.07億股,以當前股價估算,解禁市值大約為1586.4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4月全部限售股解禁數量為193.84億股,5月環比出現下降,排在全年的倒數第三位,從籌碼供給較少角度來看,5月大小非減持對于市場的壓力將降低。
從主要板塊5月份的減持規模來看,上證主板限售股數量為61.28億股,環比增長31.96億股,排在2017年月度解禁市值的倒數第四位;深證主板限售股數量為74.80億股,環比減少89.71億股,排在2017年月度解禁市值的倒數第六位;中小板限售股數量為45.40億股,環比增加22.85億股,排在2017年月度解禁市值的第四位;創業板限售股數量為16.64億股,環比增加8.06億股,排在2016年月度解禁市值的第五位。由此來看,上證主板和深證主板解禁壓力相對較小,創業板和中小板解禁規模較大。
5月份,滬深股市有152只股票出現限售股解禁,永太能源5月解禁規模最大,為12.31億股;第一創業、迪馬股份、東方集團、曠達科技和馳宏鋅鍺5只股票解禁規模超過5億股;12只股票的解禁規模超過3億股。與之相比,TCL集團、開元股份和中恒電氣較少,低于10萬股。開能環保、捷順科技、耐威科技、大洋電機、迪森股份、晶盛機電和瑞豐高材解禁規模低于100萬股。
適度規避風險
從減持壓力看,5月份A股整體的限售股解禁規模不大,相應的減持規模可能有限。不過,分析人士指出,5月份局部減持壓力仍然較大,如中小板、創業板和定向增發解禁股這三類股票將面臨較大的減持壓力。
中小板和創業板的限售股解禁規模環比增加,且規模位于全年的第四位和第五位,雖然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頻繁刷新新低,但不排除產業資本可能會出現越跌越減的情況,尤其是其中的高估值、高股價品種仍然面臨不小的減持壓力,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
統計顯示,5月份有77家公司定向增發機構配售股份將解禁。其中,永泰能源、迪馬股份、東方集團和馳宏鋅鍺解禁規模居前,超過5億股。中泰化學、同濟堂等6只股票解禁數量也都超過了3億股。從以往經驗看,參與定向增發的機構,其配售股一旦獲得解禁,短期內減持沖動一般都較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