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7-06-01 09:40:01
以HOMS配資系統在2015年股市大幅波動之后被叫停為標志,一度登堂入室的場外配資再次轉入地下,依靠人情、關系等運轉。然而,在監管收緊、實時監控趨嚴以及個股賺錢效應趨弱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場外配資產業鏈正經歷2015年之后又一次退潮期。這個一度畸形繁榮的“生態系統”就如同失去水源的小池塘,正在走向干涸。
近期多只個股在沒有明顯利空的情況下,快速連續跌停,正是由于場外配資收緊,長期盤踞于這些股票的杠桿大戶資金難以為繼不得不奪路而逃。在監管的高壓之下,券商、基金子公司等中介機構也進入風聲鶴唳狀態,去通道、去夾層、去嵌套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就連曾經一本萬利的配資公司也出現了破產關閉潮。
配資交易模式悄然變化
失去HOMS系統之后,場外配資再次回到以人際約定作為風控基礎的時代。
有意思的是,隨著監管加強、市場賺錢效應減弱,配資總體規模快速下降的同時,配資雙方的操作細節也出現明顯變化。
在2016年,市場中仍有大量投資客對杠桿資金青睞有加,不少人力圖借助高杠桿實現“一把翻身”,因此通過配資公司等形式進行場外配資的現象仍較火爆。
同時配資公司在渠道受限的情況下,也急需尋找新的資金需求方。一家大型券商營業部投顧向記者表示,當時“每天都能接到配資公司打到營業部的數十個電話,都是想讓營業部幫忙介紹配資客戶,不勝其煩。”
當時常見的做法是,在配資雙方協商確定具體利率、杠桿率后,由資金出資方直接把錢轉到需求方的資金賬戶上。同時,為了保證資金安全,需求方需要將資金賬戶密碼交由出資方,由出資方修改后管理。而需求方在獲得資金后,只能自行保留交易密碼進行交易操作。
一位不愿具名的營業部人士向記者介紹,如果配資的出資方是配資公司,其與當地大型券商營業部關系普遍都較為密切。一旦該營業部有客戶采用上述方式進行配資,配資公司還會統一讓營業部“盯緊”上述資金賬戶,不能讓客戶以忘記密碼等理由來重置及修改密碼。
然而,近一段時間來上述現象已經出現了明顯變化。
“1:2、1:5之類的配資現在仍可以做。”華東地區一位從事配資行業的人士告訴記者。“但總體很難做,主要是資金出借方和需求方都明顯減少了。”他表示,現在業務普遍靠熟人、朋友介紹,而且只有真正對自己操作有信心的客戶才會選擇進行高杠桿配資。
此外,在操作細節上,配資資金的流動方向也截然相反。上述人士介紹,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在確定具體配資比例后,資金出借方將資金打到自己的賬戶,同時需求方需將本金全部轉至上述賬戶,并在該賬戶上進行股票交易操作。由于該賬戶屬于出借方直接持有,其資金安全可以得到很大保障。此外,類似于券商融資業務,雙方還約定設立預警線、平倉線等指標,來確保市場或個股出現極端情況時資金出借方的本金安全。
配資公司:業務冷清出路狹窄
資金究竟停留在出資方賬戶還是操盤手賬戶,這看似技術層面的改變透露出配資公司心態的變化。
記者了解到,目前部分配資公司正在艱難求生存。“2015年最開心的時候,就是銀行又給開傘了,每把傘規模高達數億元,配資出去意味著利潤滾滾而來。但公司今年以來再度轉入虧損狀態,更要命的是,監管收緊讓公司員工感覺前途無望,大家紛紛離職,士氣非常低落。”曾為某互聯網金融公司高管的劉總告訴記者。
在深圳中心區的高檔寫字樓內,也有不少小貸公司破產關閉,甚至出現卷款潛逃的行為。向先生等一批投資者今年4月底發現自己所使用的配資賬戶無法登陸,等他們趕到配資公司時,卻發現配資公司已經關閉了,無奈只好報警。據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披露,小貸公司數量的峰值是在2015年9月,此后連續四個季度遞減,目前全國小貸公司可能有三分之一處于停業、半停業狀態,三分之一小貸公司處于勉強維持狀態。
某券商營業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自證監會徹查場外配資并對相關機構進行處罰之后,以其所在營業部為例,以券商為中介機構的配資業務便不敢再嘗試了。“現在經常有小貸公司來問有沒有客戶需要配資,但我們不會再做中介進行撮合了。不能做,也不敢做。就現在的市場環境,連做兩融的客戶和資金量也變少了。”
高杠桿投資者奪路而逃
另一方面,曾經熱衷使用高杠桿資金的操盤手也正逐漸被洗出市場。
最近華南私募圈內人都在為老范而唏噓,這位曾經身家數億的大戶已經輸到精光。今年1月,他曾通過抵押手中的物業融了一筆資金“續命”,但4月再度走到平倉線附近,此時老范根本無法找到足夠的補倉資金,不得不忍痛砍倉。
老范在進軍股市之前,曾是一家四線地產商的小股東,2015年他懷揣數千萬元殺入股市,由于天生膽大外加嗅覺敏銳,利用杠桿很快在股市里賺到數億元,并逃過了2015年夏天的巨震。旗開得勝使得老范信心爆棚,他在2016年初再度通過放大杠桿的方式殺入某上市公司,但由于市場風格快速轉換,老范拉抬股價的做法并沒有吸引到跟風盤,卻使自己的倉位越來越重,并步步接近平倉線。今年1月,老范通過質押物業的方式再度融入部分資金,換來一次喘息機會,但在今年4月,老范徹底向市場投降了。
自2015年中期起,股市進行了一輪深度去杠桿,但習慣了使用杠桿的資金并不會輕易就范。在股市走勢企穩之后,尤其2016年初,部分資金再度借助杠桿殺入小市值股票尤其是殼資源類個股。這類資金背負著沉重的成本壓力,年化利息高達百分之十左右,也決定了其一定是沖著暴利和快錢來的。但在監管從嚴和金融去杠桿的背景下,市場風險偏好快速下降,這部分資金拉抬股價的手法失效,在這些個股中越陷越深,部分大戶在不知不覺中甚至成了某些個股的實際控制人。
今年以來,監管部門統一協調監管,金融去杠桿步伐加快,特別是4月份資金面驟然緊張,成為壓垮部分杠桿大戶的最后一根稻草,老范們不得不奪路而逃。其間,多只個股出現閃崩走勢,在沒有任何利空消息之時,突然出現兩到三個跌停板,閃崩的背后恰是某些長期盤踞的大戶們認虧出局。
以印紀傳媒、亞振家居等個股為例,前者在4月13日早盤開盤后15分鐘內被砸至跌停,并在隨后兩個交易日一字跌停,三個交易日內跌幅超過27%;后者則在4月17日起的5個交易日內4天跌停,短短一周內股價跌去四成。
其中,亞振家居在4月17日至19日的成交數據顯示,來自杭州、溫州的三家營業部成為賣出主力,占上述三個交易日賣出金額比例超過10%。而在隨后的4月21日、24日,公司股價打開一字跌停,多家位于寧波、杭州、溫州等地的營業部席位密集賣出,導致其間公司股票成交金額快速增加。
彼時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資金如此不計成本地出逃顯然不符合一般交易規律,很可能是由于部分投資人在資金使用上出現特殊需要所致。上交所也在4月15日指出,近期發現一批存在異常交易現象的賬戶地域特征明顯。經分析發現,賬戶主要集中于浙江溫州等地,并有向其他地區擴散的趨勢。
一位游資界資深人士感嘆:“在錯誤的方向上加杠桿是致命的,加杠桿操縱股價的結果是所有人把籌碼扔給你,你不能承受籌碼之重,必將被壓死。”
券商:主動收縮通道業務
除了以配資公司為主導的場外配資,券商經紀業務系統此前也經常通過股票質押、定向資管等金融產品為大市值客戶提供大杠桿配資,但近期券商進入嚴格自查階段,主動收緊了上述業務戰線。
“我手里最近有一單資管業務計劃報到總部被卡住了,這單業務杠桿比例是1.5倍,劣后資金來自契約型基金。”深圳某券商營業部資深投顧小于說,近期券商資管等通道業務進入嚴格自查階段,現在只有遵照資管新規來修改這單業務才可能通過核查,壓縮杠桿比例到1倍,且去掉契約型基金的嵌套,直接穿透到實際投資人。
深圳某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在傘形信托被叫停后,大市值客戶依然可以通過單一結構化產品進行杠桿融資,這些客戶的融資起點至少在一千萬元,銀行資金可以對其提供1倍杠桿的融資,融資資金走信托通道。“在實踐中,客戶資金可能本來就是加過杠桿的,導致杠桿比例超出資管有關規定的底線,合規風險其實挺大的。我們對這塊業務也進行了收緊。”
在2015年中期的配資清理過程中,作為眾多場外配資公司和傘形信托所使用的風控系統如恒生HOMS系統等被關閉,私募等機構需要將業務接口與券商直接對接,券商的PB業務迅速做大。所謂的PB業務,是指向私募等機構客戶提供的集中托管清算、后臺運營、研究支持、杠桿融資、證券拆借、資金募集等一站式綜合服務金融的統稱。
但PB賬戶存在被鉆空子者當作場外配資賬戶的可能性。業內人士認為,PB賬戶之下可以分設不同的角色,如基金經理、交易員、風控、復核等,這些不同的角色被賦予不同的權利,從而保證賬戶的安全。比如作為資金融入方的配資個人可以行使交易員權限,在賬戶中進行股票買賣,而配資方也即資金融出方可以使用風控的權限,在賬戶到達平倉線時行使平倉權利,保障資金的安全。
“因為PB賬戶從功能上可以實現配資所需要的多方監管,存在被人鉆空子的風險。PB賬戶也是近期券商自查的重點,我們希望通過嚴格自查來消除可能存在的合規隱患。”某券商經紀業務部門負責人說。
(來源:上海證券報)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