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7-06-01 09:50:24
面對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帶來的巨大變化以及直銷銀行牌照的逐步放開,今年以來,已有包括中信銀行、招商銀行和徽商銀行等在內的至少20家銀行發布公告設立獨立法人直銷銀行。
對此,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高級研究員薛洪言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獨立法人直銷銀行具有獨立的人事權和資源配置權,可以最大程度的發揮組織能動性并降低傳統業務模式的掣肘,被看作是銀行推動業務互聯網化轉型的有效途徑。
過去幾年,網絡金融的崛起非常迅速,它不僅提高了效益和金融透明度,也降低了風險成本,給整個銀行業和金融業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進步。在長沙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看來,未來銀行不再是一個單純的金融服務機構,它將包括家庭、商務、醫療、教育、游戲、旅游等各種類型的綜合服務。其次是無處不在又無處可尋。這是未來銀行的存在形態和服務方式,未來的銀行將改變一切固體形態。
鐘偉表示,在未來銀行的應用場景中,數字貨幣的應用、虛擬網點帶來的服務隨行、生物識別技術的運用以及人工智能的普及都變得唾手可得。“未來銀行就像萬能的機器貓口袋,你想要啥就給你掏啥。”
為此,業內人士建議,“金融+科技+互聯網”成為商業銀行的戰略方向,其中,發展直銷銀行,打破傳統銀行網點的時空限制,為客戶提供全天候金融服務,更快響應客戶需求已成為傳統銀行進行戰略調整的一大方向。
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國內目前對外公布的直銷銀行已達70家左右。互聯網金融協會業務三部主任楊彬認為,銀行本身既是一個中介,也是一個平臺,尤其對于規模較小的銀行來說,發展直銷銀行或者互聯網化可能是彎道超車的方法之一,至少比傳統銀行的發展模式更好一些,所以中小銀行應該積極抓住直銷銀行發展的機遇。
薛洪言認為,目前銀行業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思路正在朝著獨立化、放權化的方向演進,使得獨立法人的直銷銀行逐步受到銀行業的青睞,可以預期,未來幾年將迎來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的設立潮,直銷銀行也將逐步成為國內銀行業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