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巷財經 2017-06-02 19:50:42
每經編輯|舍柒
?西安連續多日藍天,辦公室的妹子們商量起跑(jian)步(fei)大計。
說到跑步,今天上午,在西咸新區見到一支約跑隊伍——這些人身份不簡單,有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委員、奧運冠軍、國內外創投機構負責人、創業代表,以及“一帶一路”留學生代表。
見諸媒體的報道里,跑步常與創業聯系在一起。
年初,在城墻上舉辦的一場“創業勵志長跑”活動,市委書記王永康還專門給跑步者發了一封信,向他們表示祝賀!印象深刻的是,信中寫到,“我相信,你們當中一定會走出屬于古城的下一個任正非、馬云、馬化騰……”
對創業者而言,這句話無疑是莫大鼓勵。
不過,首先要聲明一下,本文題目中的第一個“跑”字,并非跑步之意。
一
創業如長跑,都是勵志的事兒,再者創業者壓力比較大,借跑步可以得到很好的紓解——這是創業常與跑步活動結合的契機;更重要的是,政府或其它機構組織的這類“創客跑”活動中,往往能夠邀請到大咖參加,創業者與前輩精英近距離接觸,也是經驗學習、人脈積累的絕佳機會。
上午舉行的這場“大西安‘一帶一路’創客跑”活動,集合大西安雙創圈及留學生近千人,由奧運冠軍仲滿和錢紅領頭,一起奔跑在灃渭河畔,頗為熱鬧。
實際上,西咸新區去年就一直在搞類似主題活動,為聚攏創業人氣、宣傳投資環境,發揮的價值還是不小的。
這群跑步者當中,還有西咸新區管委會的一位副主任。
傳統印象里,西安的官員們都比較嚴肅,鮮見廳級官員如此接地氣的出現在公眾視野。
不由想起前段時間,有網友在大街上拍到王永康騎共享單車的照片。
如果細心的話,還會發現,從去年12月份以來,王永康先后已造訪過西電、西交大、光機所等多所高校和創業示范點,幾乎每個月都會與大學生和創業者群體進行一次面對面的交流。
看得出來,西安官場正展露出一股開放之氣,親民之風,尤其是在與青年群體的互動方面。
于創業者乃至更廣泛的層面而言,這種氣象當然是樂見的。
其實,無論主題活動也好,座談交流也罷,不同方式的主要目的,都是通過深入一線,廣開言路,了解需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任何時候,這都是政府官員推動雙創工作的一種有效手段。
前一階段,“最寬松落戶政策”,面向新畢業大學生群體開放租賃型保障房,新聞報道的《朋友圈吐槽辦事難上了全市領導干部大會的頭條,西安書記向在西安創業的小伙子們道歉!》等等,這些讓人拍手叫好的政策和做法,某種程度上,正是基于上述邏輯。
二
說到這里,想起早些年,一位上海市委書記感慨,“上海為什么留不住馬云?”曾引發對上海創業環境的廣泛討論和反省。
當然,那時候的馬云還不是今天的馬云爸爸,也許只是相當于眼下大西安眾多創業者中的一個。
從這個角度來講,在此前諸多顯性政策硬傷逐漸改觀的背景下,大可不必糾結于“西安為什么出不了‘馬云’”這類命題——事實上,具體到雙創政策而言,內陸地區和沿海地區差異并不大,真正的差距是在落地執行方面。
舉例來講,內陸地區,原本計劃給創業者提供的基礎設施,可能真正落地的時候發現還沒有蓋完;說好了配備的高端實驗室,人來了發現還沒有建設。但在沿海地區,可能這些問題早就得到解決了,創業者可以拎包入住。
進一步講,對于大西安雙創,首先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更好的傾聽聲音,深入發現問題,查漏補缺,精準解決,發揮“店小二”的意識和功能,“別讓西安的‘馬云’跑了!”
解決硬傷、完善政策、鞏固現有城市雙創資源,是第一個層面的工作。
第二個層面,可以著手進行系統性的規劃,全方位解決創業者后顧之憂,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大西安雙創、大西安建設中來。
現在二線城市“搶人”大戰已呈白熱化,所以這種規劃,勢必要彰顯誠意。
如前述“創客跑”活動結束后,西咸新區趁機發布創新創業“123”行動計劃,向“一帶一路”青年喊話,頗有看點。
這里可以簡單解釋一下——
“1”是共建“大西安創新創業帶”
“2”是形成“新客計劃”+“點菁工程”的雙輪驅動,進一步給創業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和系列政策支持
“3”是實現政產學研協同創新、軍民融合協同創新、一帶一路合作協同創新,將西咸新區發展建設的朋友圈越做越大
西咸新區是全國“雙創”的18試點家族成員之一,雙創思維和勢頭一直比較活躍。比如,在推動陜西“硬科技”方面,西咸新區啟動了西工大翱翔小鎮、中國西部創新港等一批科技小鎮項目。此次其發布的“123”計劃當中,“一帶一路”諸多元素,如為沿線國家青年搭建交流合作平臺等,是一大看點。
其實,這個創意可以考慮上升到大西安層面,類似于,“大西安向‘一帶一路’創客青年喊話”。基于西安在國家向西開放中的“橋頭堡”地位,無論是從雙創戰略的意義,還是城市營銷的角度考量,都不失為一個有趣的策略。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上一篇文章
【彭博社創始人為聯合國提供1500萬美元應對氣候變化】每經國際2日訊,據財富雜志報道,彭博社創始人兼CEO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提供1500萬美元資助聯合國應對氣候變化問題,該資金預計將作為聯合國氣候框架公約的經費預算。布隆伯格認為“非國家行為主體”有能力在沒有聯邦政府的幫助下,實現聯合國2025年減排目標。(每經國際)
返回每經網首頁下一篇文章
【北京再增300多處電子眼】近日,北京市交管局網站公示了北京市區內最新增加的308個電子眼具體位置。三環輔路的電子眼主要增加于三環“南半圈”人流車流集中的點位,多設在豐臺轄區。大興新增141處監控設備,北京野生動物園周邊、黃馬路、團河路等路段比較密集。順義新增105處,覆蓋通順路、白馬路、天北路等路段。小街橋、和平里路口、廣渠門橋南地下通道處、農展館南路京朝大廈門前、三環路長虹橋南、百萬莊中街東口、農科院西路北口也都相應進行了增設。(北京青年報)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