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2017-06-27 08:29:15
旅行除了說走就走,還可以說住就住,房車就是能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產物。近年來由于政策利好及消費升級,自2001年8月第一臺國產房車下線至今,中國房車露營產業在經歷了18個年頭之后,終于迎來風口,傳統酒店集團也開始瞄向這片藍海。
6月22日,開元酒店集團正式發布芳草青青房車營地品牌,首家營地位于浙江省海寧市鹽官旅游度假區百里錢塘生態綠帶內,內含57量高檔房車,以及4個移動房車車位,含自助餐飲區域、多功能區、燒烤區、童樂區等,后續運營還會增設帳篷露營區、休閑娛樂區、采摘區、垂釣區等多個戶外體驗區。
開元酒店集團董事長陳妙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根據產品模式與品牌定位,房車營地的選址標準為城市近郊并靠近4A級以上景區的位置。這些區域不僅環境優美,且可開發性強。“房車是可以移動的,對環境和生態沒有任何損害,鹽官芳草青青房車營地所在地原本是一塊無人問津的荒地,房車營地的入駐反而帶來生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拖掛式房車上路難,景區也沒有配套的房車停靠站及補水補電維修服務,目前中國的房車露營公共服務設施尚未到位,游客想要購買租賃房車進行自駕游還存在困難。因此企業在景區建設房車酒店或者房車營地吸攬游客似乎已成為房車旅游的主要形態。未來,隨著自駕游的剛需爆發及政策配套到位,露營消費業態或成主流。
房車“輕資產”
陳妙強透露,整個房車營地投資額近兩千萬元,由集團全投,而在房車營地的投資方面與運營及管理模式上,采取“輕資產”模式,土地以政府旅游用地租賃,房車可以用產品眾籌模式,加以專業酒店集團品牌進行管理。
“由于不用購買土地,成本很低,五星級酒店每一間客房的投資基本在150萬元,我們做芳草地鄉村酒店投資是70萬至80萬一個房間,而房車只要20萬一個房間。”陳妙強表示。芳草地鄉村酒店是芳草青青房車營地的姊妹品牌,定位為生態度假酒店。
開元曼居酒店管理公司總經理殷乾元此前曾對媒體表示,房車由開元酒店集團自主研發設計,找了廈門一家做游艇的公司定制,共有兩種規格,一種房車3米寬10米長,有2間臥室,適合家庭,還有一種3米寬7米長,適合年輕人。
目前市面上的房車主要有兩種,一是拖掛式房車,即車后掛一節車廂,另一種是自行式房車,即歐美較常見的大客車式房車,而開元房車屬于前者,優點是投入較低,游客以體驗為主。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該房車營地非周末價格一般在600至1000元左右不等,周末價格區間在800元至1300元左右不等,消費群體主要包括家庭親子游、戶外拓展、畢業季活動等。
“在正式發布前,房車營地試營運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周末與節假日非常熱。”同時陳妙強也坦言,由于地處錢塘江邊,觀潮季節分明,再加上鹽官古城景區本身客流量淡旺季也比較明顯,因此營地也呈現淡旺季客流不均衡的問題。而對策是在產品模式和入住體驗上進行優化,除了房車還將推出帳篷、木屋等多樣化的住宿產品;同時也會配合周邊資源,推出江邊露營、戶外燒烤、篝火晚會等各類特色體驗活動,可以彌補淡季的不足。
中國旅游研究院產業所副所長楊宏浩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采訪時表示,這樣房車營地的業態相當于小型度假村,只是酒店換成了房車,此外還有以帳篷木屋為住宿設施來構建的小型度假村,類似模式很適合當前的度假需求,因為不需要用地審批,如果市場出現問題,換地經營成本也較低。
房車利好政策頻出
房車也叫旅居車。由中國旅游車船協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等機構發布的《中國自駕車、旅居車與露營旅游發展報告(2016-2017)》估計,2016年中國旅居車銷售量約8000輛,保有量約45000輛。總體估算,到2016年底,建成開業的、具有一定規模、功能比較齊備的自駕車旅居車露營地數量在100家左右。到2017年年底,預計全國的露營地數量將達到900家左右。
可供對比的是,來自中國房車露營聯盟的數據顯示,歐洲2014年房車保有量為697萬輛,露營地保有量為2.6萬個,美國2014年房車保有量為156萬輛,露營地保有量為1.9萬個,而同在亞洲的日本2014年房車保有量為8.98萬輛,露營地保有量為3000個。個中差距可見一斑。
前述報告還顯示,露營地的平均投資額為6800萬元,每個營地平均占地面積為547畝。而由于營地的規模、項目和類型不同,接待人數的差異很大。住宿型的營地年接待量多數在2萬至10萬人之間。收入差異也很大, 一般在150萬元至1500萬元之間。每個露營地的年均收入2015年為505萬元,2016年為558萬元。
近年來國家明顯加快了房車營地的政策推動。2016年9月,國家六部委頒發《關于加快推進2016年自駕車房車營地建設的通知》。11月多部委聯合下發的《關于促進自駕車旅居車旅游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重點建成一批公共服務完善的自駕車旅居車旅游目的地,初步構建起自駕車旅居車旅游產業體系。
而一些地方政府也在培育當地房車露營產業鏈,如《南京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提出,要圍繞房車露營打造全產業鏈,豐富房車露營、汽車休閑等活動與服務,走進景區、鄉村、風景道、觀光帶等地,實現南京全域覆蓋。
藍海中的挑戰
與酒店、景區、旅行社等傳統旅游業態相比,房車露營領域尚不存在供給過剩、充分競爭的情況,總體上仍是藍海領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發現,除了開元這樣的酒店集團,目前介入房車露營產業的企業還有以下幾類:第一類是傳統旅游企業,比如首旅、港中旅。2016年港中旅、四川318集團入資云南奧特多房車露營公司,港中旅的房車露營版圖通過股權投資在持續擴張。
第二類是汽車企業,比如奇瑞汽車。2017年3月掛牌新三板的途居露營就是奇瑞全資控股的一家汽車營地連鎖運營服務機構,通過拿土地的方式打造營地,目前擁有蕪湖龍山、黃山、揚州三家直營營地,總投資額超過10億元。產業觀察人士高臻臻曾撰文點評稱,奇瑞的模式以占資源為目的,主要看中從土地增值和營地日常經營中獲得的長期利益。
第三類是大型省級交通運輸企業和投資公司,例如甘肅省公航旅集團、云南省城投集團等也開始投資建設露營地。
在線旅行社成為瞄準房車營地的第四類企業。例如,同程旅游專門成立了“戶外”露營發展研究中心做房車營地項目,除了線上預訂和房車租賃服務之外,還計劃攜手景區、度假村、農莊等商家聯合第三方投資商,共同打造營地新業態,希望帶動產業聯動,拉升景區旅游人群。
此外,也不乏房地產開發商將房車營地當做旅游地產來投資建設。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