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17-06-29 11:04:18
新華社上海6月29日電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日前發布的《2016年度上海金融檢察白皮書》顯示,2016年上海市金融犯罪案件總量下降,涉案人數上升,非法集資案件高發,涉互聯網金融領域刑事風險上升,且外匯犯罪呈上升趨勢。
2016年,上海市檢察機關共受理金融犯罪審查起訴案件1683件2895人,相較于2015年的2140件2684人,案件量下降21.3%,但涉案人數卻上升了8%。《白皮書》顯示,出現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是涉案人數眾多的非法集資案件多發,占用了大量司法資源。
據悉,2016年上海市檢察機關共受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309件1189人,案件數量和涉案人數相較于2015年分別上升206%和205%。受理集資詐騙案37件105人,案件量與2015年持平,涉案人數小幅上升17%。
《白皮書》顯示,以互聯網金融名義實施非法集資犯罪的情況日趨嚴重。2014年上海市發生首起P2P網貸平臺非法集資案,2015年上升至11件,2016年則陡升至105件,增幅達855%,占全年受理的非法集資案件總數的30%,而2015年涉互聯網金融案件在全部非法集資案件中所占比重僅為8%。犯罪形式多為假借互聯網金融名義,主要在線下吸收資金。絕大部分的涉P2P刑事案件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模式,即除了在線上開展業務外,還在線下鋪設實體網點,采用撥打電話、在人流密集區發布小廣告等傳統犯罪手法進行非法集資。
此外,外匯犯罪呈上升趨勢,虛構轉口貿易成慣用手法。案件中,行為人大多利用離岸公司、離岸賬戶虛構轉口貿易背景實施套利。
(來源:新華社,原標題:上海檢察機關:涉互聯網金融領域刑事風險上升,記者:黃安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