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7-02 22:02:4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姚茂敦
繼單獨成立專門監管處、建立質詢制度之后,保監會針對關聯交易問題再次出手。
6月30日,保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保險公司關聯交易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針對當前關聯交易管理中存在的關聯關系難以識別、交易結構復雜多變、關鍵環節審核責任不清晰等亂象問題,做出進一步明確規定。
有分析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按穿透監管原則監測保險資金流向和基礎資產的狀況,可提高關聯交易透明度,降低不當關聯交易發生的頻次和規模。
監管范圍進一步擴大
《通知》從多個方面對關聯交易加強監管。例如,保險公司應當設立關聯交易控制委員會,或指定審計委員會負責關聯方識別維護、關聯交易的管理、審查、批準和風險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對于關聯交易的認定更加詳細、范圍也進一步擴大。比如,《通知》中新增關聯方和關聯交易認定情況為:保險公司關聯方追溯至信托計劃等金融產品或其他協議安排的,穿透至實際權益持有人認定關聯關系;保險公司投資或委托投資于金融產品,底層基礎資產包含保險公司或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關聯方資產的,構成關聯交易。
按照保監會2007年發布的《保險公司關聯交易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顯示,險企關聯方主要分為以股權關系為基礎的關聯方、以經營管理權為基礎的關聯方和其他關聯方。保險公司關聯交易是指險企與關聯方之間發生的下列交易活動:保險公司資金的投資運用和委托管理;固定資產的買賣、租賃和贈與;保險業務和保險代理業務;再保險的分出或者分入業務;為保險公司提供審計、精算、法律、資產評估、廣告、職場裝修等服務等。
“《通知》從關聯方交易管理機制、穿透監管和責任到人三個方面,針對保險公司當前關聯交易中存在的關聯關系難以識別、交易結構復雜多變、關鍵環節審核責任不清晰等問題做出了進一步明確規定,并提出了針對性的監管措施。”東方金誠首席分析師徐承遠對記者表示,《通知》顯著增加了保險公司和相關人員開展不當關聯交易的成本,是有效防范不當關聯交易放大信用風險跨行業傳導的關鍵措施,有利于保障保險行業資產安全。
有助于防止行業風險傳遞
今年以來,保監會多次強調增強險企關聯交易的透明度:2月,保監會曾以公告形式公開發函,要求昆侖健康保險就股東間是否存在關聯,是否有實際控制人進行詳細說明;3月,保監會曾發文完善監管公開質詢制度,質詢范圍所涉及的問題覆蓋了行業焦點,比如險企股權、關聯交易等。目前,保險行業協會官網信息披露頁面已上線公開質詢欄目。
“在保險公司日益增多的關聯交易下,信用風險跨行業傳導的風險不容忽視。”徐成遠表示,尤其是隨著資金運用渠道的不斷拓寬和投資主體的日益多元化,關聯交易的種類和規模的迅速擴大,這已成為監管層和市場關注的重點。
徐成遠舉例說明當下關聯交易存在的風險:第一,個別險企利用萬能險保費收入獲得的資金,通過資產管理計劃、信托產品等較為復雜的金融產品,多層嵌套后違規向其關聯方輸送資金支持;其次,險企通過關聯交易涉及房地產相關業務。
有業內人士亦表示,此前有些保險公司不排除是通過關聯交易的方式進行利益輸送,比如非市場化投資股東項目、投資比例超限制等,不報備監管,繞過了監管約束。《通知》對關聯交易的內部審核和上報監管報告進行強調和明確,有助于行業在關聯交易上的規范。
記者注意到,《通知》規定,保監會可以對險企的關聯交易發質詢函、責令修改交易結構、責令停止或撤銷關聯交易等措施。
“保監會對險企關聯交易實施強監管,并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加大關聯交易監管力度,清晰的監管信號將引導保險公司完善關聯交易管理,按穿透監管原則監測保險資金流向和基礎資產的狀況,提高關聯交易透明度,降低不當關聯交易發生的頻次和規模。”徐承遠對記者表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