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遏制樓市“變相加價”有待監管堵漏

經濟參考報 2017-07-06 09:48:34

據報道,為控制新建商品房均價,部分城市預售項目獲批價格較當前市場價偏低,有些開發商通過“裝修款”“車位款”等各種名目讓購房者補差價。網民表示,在樓市調控不斷加碼的背景下,一些市場利益主體合謀通過隱秘費用變相加價,造成價格信息不真實,建議盡早堵住漏洞,嚴防調控在落實過程中被打折扣。

變相加價令房價數據失真

有網民指出,部分開發商與購房者簽訂補充協議,購房者須現金補上一部分被政策“壓下去”的差價。如此一來,網簽數據上顯示的價格既不會大漲也不會大跌,始終保持平穩,這讓房價信息失去參考意義。房價數據統計失真危害巨大,如果市場數據出現了嚴重偏差,可能導致決策出現誤差。

“那些高價拿地的項目在現行控房價的政策邏輯下,如果低價入市,有可能虧本,開發商當然心有不甘。讓購房者補差價,已經是行業內的普遍現象,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現象已見怪不怪,未來恐將加重市場的誤判。”網民“歐陽捷”說。

“這部分隱秘費用不會在購房者與開發商的購房合同內顯示,中介機構以現金形式交給開發商,但開發商不給中介機構任何憑據,一旦被監管部門發現,所有責任由中介機構承擔,開發商可稱與其無關。”網民“王迎五”說,“因為開發商逃避監管,通過第三者或者中介機構收取費用,購房者難以獲得有效證據,維權也很困難。”

強化監管防止調控被懸置

網民認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沖抵了調控效果,建議加強監管,盡早堵住漏洞,確保樓市公開、公平、公正,促進樓市健康穩定地發展,切實實現“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別讓調控措施被懸置。

網民“陽一”認為,針對部分開發商變相抬高房價、捂盤、價外加價等行為,應該逢投訴必查,一核實必懲。持續開展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查處捂盤惜售、炒作房價、雙份合同等違法違規行為。建議多部門聯合起來,對商品住房預銷售價格進行監督檢查,嚴格查處各類價格違規行為。

有網民指出,樓市調控不僅是價格調控,只約束備案價格不能帶來市場的健康發展,反而會導致捆綁裝修、車位等不規范行為的發生,而且簡單的統計數據抑制對市場來說不治標也不治本,限價是樓市調控的一個手段,但肯定不應該是最重要的手段。房地產的調控應該是加法與減法的長效機制調控,增加供應,降低投資投機需求。

(來源:經濟參考報,記者:李奕蕾)

責編 謝金池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樓市 監管 變相加價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区欧美区偷拍区中文字幕 | 偷偷做久久久久久网站 | 亚洲熟女国产日韩 | 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日本一区 | 青青国产视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