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重磅推薦

每經網首頁 > 重磅推薦 > 正文

【盤前資訊全知道】10日七大財媒精華

每經網綜合 2017-07-10 08:16:34

機構關注低估值港股標的,港股通凈流入規模再增加;淡季不淡,造紙行業中期業績靚麗;ETF兩融余額齊增;上周機構調研80家公司,新能源產業鏈炙手可熱。

中國證券報

機構關注低估值港股標的 港股通凈流入規模再增加

雖然自6月下旬以來,港股持續調整,但部分機構仍然看好港股后市。機構分析師普遍認為,進入七月后,港股市場資金流出規模有所緩解,港股通的凈流入規模再次增加。港股短期或保持震蕩格局,但行業表現將分化,可關注低估值的部分標的。

淡季不淡 造紙行業中期業績靚麗

截至7月9日,14家造紙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業績預告,13家預喜,行業整體保持了較好的盈利性。2017年上半年,原材料紙漿同比增長18.18%,廢紙同比增長34.28%,雙膠紙、銅版紙、瓦楞紙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大幅上漲,疊加造紙行業排污許可證制度的落地,造紙行業淡季不淡的趨勢明顯,龍頭企業價值凸顯。

ETF兩融余額齊增

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兩市ETF總融資余額較前一周增長2.30億元,至543.64億元,再創今年以來新高;ETF總融券余量較前一周增長0.18億份,至2.42億份。其中,H股ETF上周融資凈買入居前,融資余額增長2.28億元,近三周累計增長逾10億元。

上周機構調研80家公司 新能源產業鏈炙手可熱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公布的信息,上周(7月3日至7月7日)兩市共計有80家上市公司接受各類機構調研,通過觀察機構上周的調研軌跡發現,下半年第一周,機構繼續深挖景氣行業、優質個股的機會,工業機械、電子元件、家用電器、消費電子等行業受到機構關注,具體而言新能源產業鏈等成為機構調研炙手可熱的對象。

機構關注低估值港股標的

雖然自6月下旬以來,港股持續調整,但部分機構仍然看好港股后市。機構分析師普遍認為,進入七月后,港股市場資金流出規模有所緩解,港股通的凈流入規模再次增加。港股短期或保持震蕩格局,但行業表現將分化,可關注低估值的部分標的。

下半年并購重組料活躍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企業并購重組上會共79起,其中6起未獲通過。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在被否的案例中,并購標的持續盈利能力和信披問題成為關注重點。分析人士指出,最近一段時間監管層頻頻就并購重組“吹風”,且過會數量上升等跡象釋放了積極信號,預計下半年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將重新活躍。

6月投資者信心指數環比上升11.5%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日前發布的6月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調查分析報告顯示,6月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指數達到54.5,環比上升11.5%,投資者信心出現明顯反彈。投資者對大盤上漲的預期上升幅度最大。

上海證券報

部分銀行正考慮對一些委外基金適量加倉

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銀行委外規模總體下滑成為大勢所趨。然而,在一些以往較為激進的銀行主動收縮委外規模的同時,中行、招商、光大等此前較為審慎的銀行正考慮對一些委外基金適量加倉。多位銀行資管人士指出,銀行委外投資新增有限,主要是優化調整。而優秀的委外管理人仍受到市場青睞。

半年報披露臨近機構關注成長持續性

近期市場再次上演“煤飛色舞”行情。鋼鐵、有色金屬、煤炭等周期性行業表現搶眼,而前期漲幅較大的食品飲料板塊遭遇調整。在業內人士看來,低估值藍籌股估值修復已告一段落,接下來市場將專注于業績增長概念。

政策扶持商業養老保險看好保險業后續發展

上周,人壽保險、綜合電信運營商、機場服務、商業銀行、鐵路運輸、港口、航空、家具與裝飾、高速公路與隧道、自來水位居強勢行業排行榜前十。其中,白酒、家庭日用品、多種公用事業行業上周退出了前十。商業銀行、家具與裝飾、自來水行業是前十的新晉者,分別排名第四、第八和第十。人壽保險行業近一周排名持續上升,位居第一。

證券日報

新發審委配有工作細則,將壓縮委員自由裁量權

相關人士透露,“在依據新的發審委辦法遴選新一屆發審委委員的過程中,證監會將制定發審委相關工作細則。”新發審委的運行機制管理、審核標準統一,將明確審核邊界,壓縮發審委委員自由裁量權,同時完善工作底稿制度。《發審委辦法》出臺后,將改變原有發審委會議固定召集人模式,采取“一次一授權”,不固定會議召集人,隨機搖號產生召集人。

兩大煤企上調7月份煤價煤價短期有望創新高

7月5日,神華公布了7月份的煤炭銷售政策,7月份月度現貨價格為600元/噸,與6月份相比上漲30元/噸。中煤集團7月份下水煤長協價格政策也出爐,與神華的步調一致,現貨價格也比6月份提高了30元/噸。分析師表示,兩大煤企上調煤價,弱化了“政策風險”對市場的預期,為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中金公司認為,目前電力需求較好,疊加“迎峰度夏”用煤旺季即將來臨,煤價短期內大概率將上行。

樂視網將面臨1.65億元債息壓力,新估值下定增基金虧損比超50%

自7月初爆出樂視資金鏈危機以來,事件不斷發酵,市場熱度不減。隨著事件的惡化,重倉持有樂視網股票的基金開始下調樂視網估值,中郵、嘉實和易方達基金率先行動。據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仍有21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9只基金,合計持有高達6838.24萬股樂視網股票。

證券時報

半年報行情擴散三大扭虧板塊受追捧

盡管A股的上市公司7月中旬才開始披露半年報,但6月以來,已有半年報預喜的公司明顯走強。上周以來,有色、化工、造紙、鈦白粉等板塊中,預告半年報業績較為出色的上市公司更是接力爆發,顯示當前市場對中報行情的追捧。

薦股背后有套路黑嘴“專家”莫輕信

不少財經頻道都會在黃金時間段播出股票投資節目,邀請證券分析專家和觀眾交流股票投資技巧和經驗,提醒投資者規避防范市場風險。其中卻有證券咨詢行業的個別不法分子,利用投資者的信賴,推薦、炒作自己預先持有的股票,待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買進后,自己在高位套現離場,使盲目跟風投資者在高位套牢。證監會的最新通報顯示,個別違法主體違法途徑已經拓展到通過新媒體編造、傳播虛假信息。

美國6月非農就業數據整體向好

美國勞工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非農部門新增就業人口為22.2萬,遠好于市場預期的17萬。6月份美國失業率為4.4%,仍處于歷史低位。有海外媒體認為,整體向好的6月非農就業報告應該會讓美聯儲官員更安心,因為經濟表現與他們的預期一致,數據并不會對美聯儲近期行動有重大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

*ST智慧:被直播虐到血虧仍興趣不減

A股市場的老股民,對炒股軟件“大智慧”恐怕都不陌生。2015年一季度,“大智慧”甚至成為“十大牛股之一”。而隨著此后的信披違規被罰、重組湘財證券失敗,大智慧陷入泥潭。時值直播浪潮風生水起,*ST智慧在2016年啟動“視吧”直播平臺,試圖發現新的盈利點。而2016年年報卻顯示,*ST智慧耗資近16億元培育的“視吧”卻嚴重虧損。

券商看樂視網:從“奇葩”到“世界之巔”

從2010年招股,樂視網在A股市場的起起落落除了與自身發展有關外,還和券商分析師“推動”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7年時間內券商一共發布了277份關于樂視網的研究報告,在他們的筆下,樂視網從一開始是一個新奇、令人探索的公司,到最后竟被寫成“世界之巔”。

鄭眼看盤:IPO加速次新股承壓

上周五,券商股突然異動,當時我就感到很奇怪。結果,周末證監會宣布新核發了9家公司的IPO申請,打破已連續三周所形成的6家IPO“慣例”。這兩件事情之間是否有所關聯,投資者可以自行判斷。個人認為,IPO“突然”加速,大概率會對盤面構成一些沖擊,畢竟投資者如今對此相當敏感。

21世紀經濟報道

內幕交易專項執法行動追蹤:強化稽查不留死角

過去市場對內幕交易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內幕信息知情人的“私下交易”上,相反對“接近知情人”、“準知情人”的內幕交易問題并不敏感,而如今針對更多主體類型的“全方位”查處,能夠進一步強化全市場參與者的合規意識,警戒其不觸犯法律底線。

大股東內幕交易海潤光伏內情:運作影子賬戶“偷跑”遭嚴懲

7月7日,新一批證監稽查執法專項行動案件的公開讓不少涉及內幕信息種類更多,交易手法更復雜、涉案主體更廣的案件走入公眾視野。此前公開有關海潤光伏的內幕交易案,便是其中上市公司大股東、高管通過內幕交易進行避損的典型案例。記者經過多方調查獲悉,涉及此案的部分紫金電子、九潤管業等海潤光伏大股東曾通過控制多個“影子賬戶”進行間接的內幕交易。

第一財經日報

證監會發審委“二合一”注冊制“形遲神至”

隨著證監會宣布發審委“合二為一”,存續八年的創業板發審委宣告退出歷史舞臺。“升級”之后的新發審委將按照新的規則繼續運行,可以看到,新股發行改革正在以一種更加溫和的節奏推進。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當前是過渡時期,發審委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為對申報材料的審核也需要專業人士來審,但是未來的方向依然是將審核權下放到交易所,證監會負責注冊備案。

 
責編 杜宇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中國證券報 機構關注低估值港股標的港股通凈流入規模再增加 雖然自6月下旬以來,港股持續調整,但部分機構仍然看好港股后市。機構分析師普遍認為,進入七月后,港股市場資金流出規模有所緩解,港股通的凈流入規模再次增加。港股短期或保持震蕩格局,但行業表現將分化,可關注低估值的部分標的。 淡季不淡造紙行業中期業績靚麗 截至7月9日,14家造紙上市公司披露中期業績預告,13家預喜,行業整體保持了較好的盈利性。2017年上半年,原材料紙漿同比增長18.18%,廢紙同比增長34.28%,雙膠紙、銅版紙、瓦楞紙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大幅上漲,疊加造紙行業排污許可證制度的落地,造紙行業淡季不淡的趨勢明顯,龍頭企業價值凸顯。 ETF兩融余額齊增 交易所數據顯示,截至7月6日,兩市ETF總融資余額較前一周增長2.30億元,至543.64億元,再創今年以來新高;ETF總融券余量較前一周增長0.18億份,至2.42億份。其中,H股ETF上周融資凈買入居前,融資余額增長2.28億元,近三周累計增長逾10億元。 上周機構調研80家公司新能源產業鏈炙手可熱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7月8日公布的信息,上周(7月3日至7月7日)兩市共計有80家上市公司接受各類機構調研,通過觀察機構上周的調研軌跡發現,下半年第一周,機構繼續深挖景氣行業、優質個股的機會,工業機械、電子元件、家用電器、消費電子等行業受到機構關注,具體而言新能源產業鏈等成為機構調研炙手可熱的對象。 機構關注低估值港股標的 雖然自6月下旬以來,港股持續調整,但部分機構仍然看好港股后市。機構分析師普遍認為,進入七月后,港股市場資金流出規模有所緩解,港股通的凈流入規模再次增加。港股短期或保持震蕩格局,但行業表現將分化,可關注低估值的部分標的。 下半年并購重組料活躍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企業并購重組上會共79起,其中6起未獲通過。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在被否的案例中,并購標的持續盈利能力和信披問題成為關注重點。分析人士指出,最近一段時間監管層頻頻就并購重組“吹風”,且過會數量上升等跡象釋放了積極信號,預計下半年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將重新活躍。 6月投資者信心指數環比上升11.5% 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日前發布的6月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調查分析報告顯示,6月中國證券市場投資者信心指數達到54.5,環比上升11.5%,投資者信心出現明顯反彈。投資者對大盤上漲的預期上升幅度最大。 上海證券報 部分銀行正考慮對一些委外基金適量加倉 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銀行委外規模總體下滑成為大勢所趨。然而,在一些以往較為激進的銀行主動收縮委外規模的同時,中行、招商、光大等此前較為審慎的銀行正考慮對一些委外基金適量加倉。多位銀行資管人士指出,銀行委外投資新增有限,主要是優化調整。而優秀的委外管理人仍受到市場青睞。 半年報披露臨近機構關注成長持續性 近期市場再次上演“煤飛色舞”行情。鋼鐵、有色金屬、煤炭等周期性行業表現搶眼,而前期漲幅較大的食品飲料板塊遭遇調整。在業內人士看來,低估值藍籌股估值修復已告一段落,接下來市場將專注于業績增長概念。 政策扶持商業養老保險看好保險業后續發展 上周,人壽保險、綜合電信運營商、機場服務、商業銀行、鐵路運輸、港口、航空、家具與裝飾、高速公路與隧道、自來水位居強勢行業排行榜前十。其中,白酒、家庭日用品、多種公用事業行業上周退出了前十。商業銀行、家具與裝飾、自來水行業是前十的新晉者,分別排名第四、第八和第十。人壽保險行業近一周排名持續上升,位居第一。 證券日報 新發審委配有工作細則,將壓縮委員自由裁量權 相關人士透露,“在依據新的發審委辦法遴選新一屆發審委委員的過程中,證監會將制定發審委相關工作細則。”新發審委的運行機制管理、審核標準統一,將明確審核邊界,壓縮發審委委員自由裁量權,同時完善工作底稿制度。《發審委辦法》出臺后,將改變原有發審委會議固定召集人模式,采取“一次一授權”,不固定會議召集人,隨機搖號產生召集人。 兩大煤企上調7月份煤價煤價短期有望創新高 7月5日,神華公布了7月份的煤炭銷售政策,7月份月度現貨價格為600元/噸,與6月份相比上漲30元/噸。中煤集團7月份下水煤長協價格政策也出爐,與神華的步調一致,現貨價格也比6月份提高了30元/噸。分析師表示,兩大煤企上調煤價,弱化了“政策風險”對市場的預期,為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中金公司認為,目前電力需求較好,疊加“迎峰度夏”用煤旺季即將來臨,煤價短期內大概率將上行。 樂視網將面臨1.65億元債息壓力,新估值下定增基金虧損比超50% 自7月初爆出樂視資金鏈危機以來,事件不斷發酵,市場熱度不減。隨著事件的惡化,重倉持有樂視網股票的基金開始下調樂視網估值,中郵、嘉實和易方達基金率先行動。據統計,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仍有21家基金公司旗下的39只基金,合計持有高達6838.24萬股樂視網股票。 證券時報 半年報行情擴散三大扭虧板塊受追捧 盡管A股的上市公司7月中旬才開始披露半年報,但6月以來,已有半年報預喜的公司明顯走強。上周以來,有色、化工、造紙、鈦白粉等板塊中,預告半年報業績較為出色的上市公司更是接力爆發,顯示當前市場對中報行情的追捧。 薦股背后有套路黑嘴“專家”莫輕信 不少財經頻道都會在黃金時間段播出股票投資節目,邀請證券分析專家和觀眾交流股票投資技巧和經驗,提醒投資者規避防范市場風險。其中卻有證券咨詢行業的個別不法分子,利用投資者的信賴,推薦、炒作自己預先持有的股票,待不明真相的投資者買進后,自己在高位套現離場,使盲目跟風投資者在高位套牢。證監會的最新通報顯示,個別違法主體違法途徑已經拓展到通過新媒體編造、傳播虛假信息。 美國6月非農就業數據整體向好 美國勞工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美國非農部門新增就業人口為22.2萬,遠好于市場預期的17萬。6月份美國失業率為4.4%,仍處于歷史低位。有海外媒體認為,整體向好的6月非農就業報告應該會讓美聯儲官員更安心,因為經濟表現與他們的預期一致,數據并不會對美聯儲近期行動有重大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 *ST智慧:被直播虐到血虧仍興趣不減 A股市場的老股民,對炒股軟件“大智慧”恐怕都不陌生。2015年一季度,“大智慧”甚至成為“十大牛股之一”。而隨著此后的信披違規被罰、重組湘財證券失敗,大智慧陷入泥潭。時值直播浪潮風生水起,*ST智慧在2016年啟動“視吧”直播平臺,試圖發現新的盈利點。而2016年年報卻顯示,*ST智慧耗資近16億元培育的“視吧”卻嚴重虧損。 券商看樂視網:從“奇葩”到“世界之巔” 從2010年招股,樂視網在A股市場的起起落落除了與自身發展有關外,還和券商分析師“推動”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7年時間內券商一共發布了277份關于樂視網的研究報告,在他們的筆下,樂視網從一開始是一個新奇、令人探索的公司,到最后竟被寫成“世界之巔”。 鄭眼看盤:IPO加速次新股承壓 上周五,券商股突然異動,當時我就感到很奇怪。結果,周末證監會宣布新核發了9家公司的IPO申請,打破已連續三周所形成的6家IPO“慣例”。這兩件事情之間是否有所關聯,投資者可以自行判斷。個人認為,IPO“突然”加速,大概率會對盤面構成一些沖擊,畢竟投資者如今對此相當敏感。 21世紀經濟報道 內幕交易專項執法行動追蹤:強化稽查不留死角 過去市場對內幕交易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內幕信息知情人的“私下交易”上,相反對“接近知情人”、“準知情人”的內幕交易問題并不敏感,而如今針對更多主體類型的“全方位”查處,能夠進一步強化全市場參與者的合規意識,警戒其不觸犯法律底線。 大股東內幕交易海潤光伏內情:運作影子賬戶“偷跑”遭嚴懲 7月7日,新一批證監稽查執法專項行動案件的公開讓不少涉及內幕信息種類更多,交易手法更復雜、涉案主體更廣的案件走入公眾視野。此前公開有關海潤光伏的內幕交易案,便是其中上市公司大股東、高管通過內幕交易進行避損的典型案例。記者經過多方調查獲悉,涉及此案的部分紫金電子、九潤管業等海潤光伏大股東曾通過控制多個“影子賬戶”進行間接的內幕交易。 第一財經日報 證監會發審委“二合一”注冊制“形遲神至” 隨著證監會宣布發審委“合二為一”,存續八年的創業板發審委宣告退出歷史舞臺。“升級”之后的新發審委將按照新的規則繼續運行,可以看到,新股發行改革正在以一種更加溫和的節奏推進。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認為,當前是過渡時期,發審委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因為對申報材料的審核也需要專業人士來審,但是未來的方向依然是將審核權下放到交易所,證監會負責注冊備案。
盤前資訊全知道 10日七大財媒精華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一区二区三区黑人免费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 | 在线观看日本免费a∨下 | 亚洲精品另类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色八a级在线视频品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