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投資研究院 2017-07-11 12:26:33
每經記者 劉明濤 每經編輯 杜宇
近一個月之間,無人零售仿似橫空出世,在資本市場“平地一聲驚雷”!新鮮事物總是具有無限的誘惑力,特別是對于當下這個如饑似渴的股票交易市場,猶如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于是乎各路投資者懷著滿腔熱情,一路追逐,然而,風刮得不小,但也并不是每一只豬都能飛起來......
小李是個股市小白。上周遠望谷連續3個漲停板,小李就開始關注這只票了。又是逛股吧,又是找研報,終于發現:原來遠望谷是“無人零售”概念龍頭。雖然連續漲停后,股價已不算低,但想想“無人零售”正處于風口,猶豫著,猶豫著,7月10日小李還是趕在收盤前殺了進去。期待著遠望谷繼續上漲的小李,這才睡了一夜的安穩覺,7月11日遠望谷就跌停了:除公司實控人徐玉鎖因內幕交易"遠望谷"被處罰外,上市公司澄清目前尚未涉及"無人零售"領域。這下,小李傻眼了。
實控人玩內幕交易遭處罰
因2015年起將“零售物聯網”作為戰略聚焦的行業領域之一,并推出“新零售RFID整體解決方案”,遠望谷此次被作為“無人零售”概念龍頭遭到資金爆炒,短短5個交易日漲幅高達48.16%,然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昨日晚間,公司卻遭遇利空來襲,其實際控人遭到證監會重罰。
根據中證報從證監會了解到,證監會對遠望谷實際控制人徐玉鎖內幕交易"遠望谷"案作出行政處罰,沒收徐玉鎖內幕交易違法所得540余萬元,并處以1600余萬元罰款;對徐玉鎖兩次短線交易行為給予警告,并處以20萬元罰款;同時,對徐玉鎖采取5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證監會辦案人員認為,徐玉鎖自2007年遠望谷上市伊始,就開始實際控制使用其遠親廖某松的證券賬戶頻繁交易"遠望谷"股票,從事短線交易和內幕交易行為,違法行為性質惡劣。
2015年7月20日,根據交易所監察發現的異常交易情況,深圳證監局對相關賬戶涉嫌內幕交易"遠望谷"案啟動初步調查。在通過外圍調查掌握涉案賬戶的實際控制人、資金來源情況后,調查組迅速發現徐玉鎖與廖某松賬戶之間存在關聯,初步掌握了徐玉鎖借用他人證券賬戶內幕交易"遠望谷"的事實。
股票異動!公司忙澄清 游資遭雙重打擊
一面是實控人遭證監會處罰,另一面遠望谷昨日晚間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公司表示,近期有報道稱公司具有"無人零售"概念,目前尚未涉及"無人零售"領域。有個別無人零售商店解決方案采用的多種技術中,包括射頻識別(RFID)技術。
受以上兩個利空影響,遠望谷今日一開盤就遭遇一字跌停板,封單資金超過4億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7月10日龍虎榜數據發現,在昨日遠望谷繼續暴漲的背后,一線游資國泰君安成都北一環路營業部和國泰君安上海江蘇路營業部分別買入2248.01萬元和1794.89萬元,游資敢死隊華泰證券臺州中心大道營業部也買入2562.4萬元,可謂均接到炒作“末日棒”,短期投資損失慘重。
一深圳不愿具名私募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近來市場題材股較為平淡,市場炒作重心在有色、煤炭、稀土永磁和造紙等有漲價概念、業績向好的行業和板塊,出來一個新鮮的無人零售概念讓短炒資金相對興奮,但這種炒作本身就有高風險性,此次遇到遠望谷黑天鵝,再次給短炒概念的資金敲響警鐘,盲目跟風炒作題材股有風險。”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