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7-07-14 09:28:04
上半年車企銷售數據顯示,在車市增速整體放緩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車企并沒有做到“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7月7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宋濤先生在2017經銷商集團二手車發展論壇上發布了《2017上半年汽車品牌信心指數研究》。該報告顯示,上半年經銷商對中國未來汽車市場的信心指數為8.33,部分經銷商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不足。
據了解,此次調研面向72個汽車品牌,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300多個地級及縣級城市。而在最終公布結果的44個品牌中,有5個信心指數超過9份,占比11.36%;27個品牌經銷商對未來發展持中立態度,所占比重最大,為61.36%;更有12個品牌的經銷商信心不足,占到27.27%的比重。
其中,信心指數超過了9分的5個汽車品牌,包括長安馬自達、雷克薩斯、賓利、梅賽德斯-奔馳和瑪莎拉蒂,經銷商對品牌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多數經銷商對所經營品牌的未來發展持中立態度,得分在8.0--9.0分之間。包括廣汽豐田、寶馬、凱迪拉克、長城汽車、保時捷、廣汽本田、江淮汽車、東風雪鐵龍、沃爾沃、廣汽菲克等27家車企,經銷商信任度中等,位于黃燈區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有12個汽車品牌的信心指數低于8分,進入了紅燈區,顯示出經銷商對品牌未來發展的信心不足。
這12個汽車品牌分別是東風悅達起亞、奧迪、東風標致、北京現代、DS、英菲尼迪、三菱、納智捷、金杯汽車、福特、雪佛蘭和長安汽車。
而究其原因不難發現,經銷商信心不足與市場銷量息息相關,上述車企在今年上半年的銷量情況都不盡如人意。
但長遠來看,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認為,銷量情況會隨時出現變化,因此這些品牌的信心危機是短期現象。
從不同派系品牌的上半年銷售數據來看,德系、日系、美系、韓系和法系乘用車分別銷售227.52萬輛、198.92萬輛、135.17萬輛、43.09萬輛和18.84萬輛,分別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20.22%、17.68%、12.01%、3.83%和1.67%。
與上年同期數據相比,日系車普遍迎來較高增長,德系和美系增速略低,韓系和法系降幅依然明顯。
反映到經銷商方面,日系品牌的經銷商信心指數為8.62分,在所有系別中最高,對韓系品牌的信心程度最低,得分僅為7.42分,降至近年來的最低點。
在上半年車市增速整體放緩的大背景下,汽車分析師孫勇表示,車企為提高完成率,在下半年可能會采取多種措施,包括壓庫、減產、或是降價的情況。但無論如何,經銷商下半年所面臨的壓力都不會小。
但他提到,也不能一概而論,并非所有的廠家現在日子都不好過,像北京奔馳、上海大眾、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有的車型還要“加價”售賣,廣汽傳祺、吉利汽車有的車型也沒有現貨,這說明汽車行業的企業結構和產品結構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根據中汽協數據,上半年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包括上汽、東風、一汽、長安、北汽、廣汽、吉利、長城、華晨和奇瑞等,共銷售汽車1181.11萬輛,占汽車銷售總量的88.45%。
同時,在6月份公布的“2017經銷商集團百強排行榜”上,百強經銷商的新車銷量為703.7萬輛,占新車總銷量的28.9%。其中,百億元以上營業規模的經銷商集團,貢獻了百強總銷量的76.8%,總收入的78.6%。
大集團的優勢仍無可比擬,整體行業也呈現出“強者愈強”的態勢。孫勇表示,在低速增長的時候,優勝劣汰現象的出現,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