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市場

每經網首頁 > 市場 > 正文

陳淮:特色小鎮首先應該惠及當地百姓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08 16:58:34

8月8日下午,在2017年博鰲房地產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城鄉建設經濟系主任陳淮表示,特色小鎮至少應當具有兩個特征,一是惠及百姓,二是需要和人口的適度聚集密切結合。

每經編輯|蔡雅蕓 吳抒穎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經記者 蔡雅蕓 吳抒穎

陳淮當天發表了“地產小時代,房地產應如何正確轉型發展”的主題演講。他在演講中表示,房地產業正走向長期健康穩定發展之路。這其中包含了四個方面的含義,第一是房子是用來住;第二是建設符合中國特色的特色小鎮問題;第三是完善房地產業調控的長效機制,第四是以雄安新區為代表的新城區建設。

陳淮認為,房子用來住的在經濟學上的意義是調動存量資源,提高存量資源的利用效率,讓人住到房子里去,把資源充分利用起來。這也包括四個方面含義:第一,加快發展租賃市場;第二,是要有產業支撐;第三是完善基礎設施,包括交通條件、上下水、城市配套,也包括社區周邊的商業醫療資源的合理配置;第四是包括房產稅在內的稅賦方面的調整。

關于特色小鎮,陳淮提出,在我們的城市結構中,最重要的難題是大中小城市失衡。特色小鎮不是主題公園,也不是建一個江南小鎮在那里供人參觀,收門票盈利,也不是放大的主題公園,因為都不能惠及當地老百姓。

特色小鎮必須具備的,首先是惠及當地老百姓,同時充分開掘當地特色資源,比如說文化積淀、歷史傳承,或者是特有的自然景觀,或者是形成新的有利于當地資源充分利用的特有產業這樣的小鎮。另外,特色小鎮還要和人口的適度聚集密切結合起來,和農民的就地市民化結合起來,和人口的交流、高端人口聚集聯系起來。

陳淮表示,特色小鎮的核心問題不是圈一塊地蓋一堆房子,這也是住建部從推出特色小鎮以來始終強調的。

在完善房地產業調控的長效機制方面,陳淮認為,其應是有利于中國城鎮化長期發展、人口合理聚集,以及空間分布的機制,有利于房地產業的供和求,其中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不斷趨近的機制。比如海南當年的房地產泡沫,實際上在供求關系短期與長期均衡的不斷趨進機制。只有房地產業內里不斷發展完善和壯大的機制才是長效機制,不是政府想松就松,想緊就緊叫做長效機制。

對于雄安新區,陳淮認為,以雄安新區為代表的新區,其目的在于希望探索一條舒緩大城市功能,合理利用資源,形成新的經濟增長極的城市化之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最新国产乱理片在线观看 | 香港三日木三级少妇三级99 | 五月激情婷婷丁香综合基地 | 依依成人影院久久久午夜 | 久久这里只精品99re66免费 | 日本乱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