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2017-08-25 15:16:36
“因為被確定退市,公司招投標都不能進行了,更別說訂單了。”8月24日,溫德乙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
如果不出意外,8月25日,將是欣泰退(300372.SZ)在A股的最后一個交易日。在經歷過略顯漫長的退市整理期后,這家位于東北邊陲的上市公司,將因此前的IPO造假行為成為兩市遭強制退市的第一股。
8月24日,欣泰退實際控制人溫德乙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于公司的退市,自己“有苦難言”,但也只能接受這樣的結果。對于公司的未來,他坦言將退入老三板,但經營已受到極大影響。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欣泰退的“彌留之際”,資金對其“盲目”的追逐,卻頗顯意外。自8月3日至今,欣泰退股價不跌反漲,且漲幅超過兩成。
記者 饒守春 北京報道
從2014年登陸創業板,到2015年被發現存在IPO財務造假的嫌疑,再到2016年嫌疑被坐實,繼而遭到證監會強制退市的處罰,欣泰退的A股之路顯得短暫和波折。而在暫停上市近一年之后,復牌后進入退市整理期的欣泰退,依然在“最后的時光”中,被資本“瘋狂”追逐。
8月24日,欣泰退股價再度上漲1.99%至1.54元/股,換手率達3.26%。此前一天,在上午股價還略有上漲的欣泰退,卻于尾盤階段突然跳水,最終跌幅達8.48%。
若再把時間延長至今年7月17日始,彼時因暫停上市而停牌近一年之久的欣泰退,在復牌后的前段,股價一路下挫至8月3日的最低點1.25元/股后,卻停止了這一“頹勢”,在此后的時間中穩步上漲,最新漲幅達到24%。
北京一家私募的高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欣泰退作為一定會退市的標的,在終止上市前的最后交易期里股價不漲反跌,“情況是很反常的”。
該私募高管認為,在近段時間購買欣泰退的投資者中,極大可能來自于游資,但也不排除有部分散戶選擇“火中取栗”。
根據8月24日欣泰退的龍虎榜數據顯示,當天證券營業部中,買入金額最大的前五名和賣出金額最大的前五名,涉及金額分別為109.79萬元和117.59萬元,與總成交金額494.42萬元相比,仍有超過一半可能來自于散戶。
實際上,欣泰退的另一事件,多少能反映資金“投機”乃至“博傻”的傾向。去年3月和4月,盡管彼時欣泰退(當時名為:欣泰電氣)已經深陷IPO造假嫌疑,但仍然被陽光私募創勢翔連續兩度舉牌。當時創勢翔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給出的舉牌理由,正是看中欣泰退的“殼資源”,并堅信其不會遭到退市。
但最終創勢翔的預想落空,也因此不得不遭受巨額損失。而欣泰退最新披露的信息則顯示,通過信托產品持有公司6.43%股份的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在今年7月18日至7月25日,已連續減持公司245.8萬股,減持后的比例降至4.999%。據悉,此前創勢翔正是通過這一通道實現了舉牌。而在此次減持之后,粵財信托是否繼續有減持行為,目前難以知曉。
無獨有偶的是,今年6月新都退(000033.SZ)在距離徹底退市的最后兩天,股價同樣遭到資金“博傻”,累計漲幅達14.86%。
自去年7月,證監會將欣泰退作為IPO造假而遭到強制退市的首個案例,就預示著最終的結局。而在這一前提下,退市后的欣泰退將去向何方,便不難猜測。
8月24日,溫德乙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A股度過最后30個退市整理交易日后,欣泰退將退往老三板市場,并且由于創業板中沒有重新上市的規定,而將永遠地與A股告別。
對于這樣一個結果,溫德乙表示自己有苦難言,其中的“苦”不僅是因為公司將就此退市,還在于被確定退市后,公司難以為繼的經營。
在與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多次接觸中,溫德乙都提及公司當下狀況的艱辛,表示員工組成中存在殘疾人群體,且相比于過往獲得訂單量出現了驟減。同時,溫德乙仍堅持欣泰退是一家優秀的企業,業績穩定,沒有出現過虧損乃至被ST過。
“因為被確定退市,公司招投標都不能進行了,更別說訂單了。”8月24日,溫德乙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欣泰退今年半年業績預告亦顯示了溫德乙口中的部分事實。相關公告顯示,欣泰退今年上半年將虧損2924.24萬元至3956.32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699.81%-982.09%。而在提及造成業績如此變動的原因,欣泰退表示既有國內經濟下行的宏觀因素,更有遭到退市而帶來的市場信譽危機影響,致使訂單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欣泰退的退市決定宣布時,溫德乙當初的表態還顯得有些“樂觀”。
彼時,在多次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溫德乙雖也表達了對退市的遺憾,但面對此后可能涉及的種種事項,由于沒有任何參照事件可以對比,公司未來的應對措施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但當時對于將來公司的發展,溫德乙表示希望能夠找到合作方,繼續把公司經營下去。
此外,對于目前仍在進行的投資者索賠,溫德乙表示,公司IPO時的保薦商興業證券在成立總額達5.5億元的先行賠付基金后,目前已賠付超過七成。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