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7-08-30 18:40:47
隨著2017年上半年上市房企業績報告集中發布,業績大增成為普遍現象,諸如碧桂園、富力、龍湖、旭輝在內的房企也順勢提高2017年度的業績目標。
8月29日晚間,藍光發展對外披露了2017年半年度業績報告,其2017年1~6月間,實現簽約金額302.74億元,同比增長188.16%;簽約面積為302.0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63.70%。
事實上,規模增長已是主流房企的追求,以成都為大本營的藍光發展自2016年起加速推進全國化布局,報告期內布局區域銷售業績皆實現大幅增長。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研究發現,在其業績大幅增長的同時,相應財務費用也在增加。
每經編輯|蔡雅蕓
每經記者蔡雅蕓 每經實習編輯梁秋月
藍光發展披露2017年半年報,期內營業收入64.3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2.06%,實現利潤總額4.3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04.8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8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272.79%。
藍光發展一內部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由于房地產行業滾動式發展的特殊性,公司凈利潤大幅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來自經營改善帶來的提升,包括銷售業績的突破、精細化的公司管理、員工激勵方式的改變等等。
市場及全國化布局方面,目前藍光正以東進、南下戰略推進全國化戰略布局,在產品方面由剛需住宅向改善型住宅產品戰略轉型,推出的改善產品系列包括“公園系、雍錦系”。
報告顯示,上半年藍光在本土成都的簽約金額以108.06億元成為業績貢獻度最大的區域,其后是華中、華東區域簽約金額分為61.28億元、61.97億元,滇渝區域的50億元以及北京區域的21.3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藍光在省外區域的增長也較亮眼。在其布局的五大區域中,成都區域、華東區域、北京區域的簽約金額同比增長均超過了200%,其中北京區域以280%的簽約金額增幅成為增長最快的區域。
另外,半年報中披露,2017年下半年藍光的房地產項目計劃新開工面積319.94萬平方米,其中華中、北京、成都地區計劃開工面積分列前三。
藍光發展半年報披露,報告期內,藍光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分別為4.79億元、3.93億元,同比增加40.21%、18.6%。公司稱,分別系“公司規模擴大且加大改善性產品推廣力度所致”以及“公司規模擴大且加大了重點目標城市布局,管理費用增加所致”。
藍光發展2017年半年報顯示,隨著并購力度的加大,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今年報告期內為-68.83億元。2016年上半年,同期為-9612萬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藍光共獲取了12宗新增土地,共計耗資逾120億元,涉足的城市包括太原、杭州、昆明、合肥、惠州、南昌等。
此外,在今年6月,藍光以總價34.05億收購中民嘉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成都海潤置業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及債權,獲取成都海潤位于成都市雙流縣九江鎮通江社區目標地塊全部的開發建設權。8月又以1.7億元收購南通如皋市一幅商住土地。
藍光發展副董事長、總裁張巧龍在8月海南博鰲房地產論壇上表示,藍光的全國化布局是依據“高價值、高增值、低存量”的城市,圍繞核心城市群進行布局的。
他認為,現在房地產市場的結構發生了變化,第一個是區域結構,關于城市群的發展,核心城市在向周邊三四線乃至于四五線城市發展,在這部分的核心區域打攻堅戰,有可能在三四線去找到很好的發展機會,在這些地方,我們的土地價格還有只占到成本1/3或者1/4的機會。
他繼而表示,藍光在2016年大力運用收并購、股權合作等多種模式儲備土地資源占比超六成。對于收并購方面的拿地準則,他表示藍光有自己的“標尺”,一是堅持以住宅為主,體量太大的綜合體暫不考慮,二是盡量在藍光已進入的區域城市進行進一步的收并購,三是傾向于獲取后具備快速開發資質的項目,四是利潤最重要,10%以上的凈利是基本門檻。
在全國化的過程中,如何管理區域公司成為藍光需要考慮的要點之一。藍光于7月15日發布公告推出“藍色共享”事業合伙人計劃,要求總部一級職能部門中心總經理級及以上人員、區域公司及城市公司經營班子人員、其他關鍵人員等為強制合伙人,總部正式員工,區域公司、城市公司及與項目經營直接相關的正式員工為自愿合伙人。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