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8-01-07 22:14:42
如無變化,本周將只有華菱精工1只新股申購,成為近段時間以來新股發行數量最少的一周。不光是新股,近期可轉債的發行速度也有所減緩,元旦以來,尚無1只可轉債發行。新股發行和可轉債發行降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相關品種二級市場的表現,深次新股指數近期逐漸趨穩并反彈。
CFP圖
新股和可轉債均進入近期少見的“空窗期”。
如無變化,本周將只有華菱精工1只新股申購,成為近段時間以來新股發行數量最少的一周。實際上,自2017年12月以來,每周新股發行數量均不超過5只,較此前大幅減少。而這只是近期新股發行數量減少的一個縮影。
據Wind數據,當前IPO申請已獲通過但未發行的公司仍超過30家,其中天永智能、奧飛數據、科順防水已于近日獲得IPO批文,但截至發稿尚未確定具體發行日期;24家公司尚待獲得證監會IPO批文,如果按照目前的新股發行速度,加上春節的因素,至少還需要1~2個月的時間才能消化完畢。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IPO申請已獲通過的公司中,還有多家因各種事由暫緩發行,如鑫廣綠環因出現突發事件,造成生產人員傷亡,決定暫緩發行,公司原定的發行時間是2017年12月13日。天常股份因遭到同行宏發新材舉報,也決定暫緩發行,公司原定的發行時間是2017年11月14日。
華菱精工、成都銀行、南都物業則已明確發行日期:華菱精工計劃于2018年1月11日發行,成都銀行則計劃于1月17日發行,南都物業計劃于1月23日發行。
剔除階段性因素影響后,當前A股市場IPO壓力仍存,據Wind數據初略估算,目前排隊等待IPO的企業仍超過2000家,其中處于輔導備案登記受理階段的為1500家。
Wind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有504家公司IPO申請上會,其中384家公司獲通過,通過率為76.19%。但自大發審委啟動以來,有99家公司IPO申請上會,其中56家公司獲通過,通過率僅為56.57%。
大發審委目前對IPO企業的審視可謂全方位,明顯較以往更為細致和嚴格。如對被否的龍旗科技,發審委就對多達5個方面的問題進行詢問,包括公司營業收入持續增加而凈利潤大幅下滑,投資收益占營業利潤的比例較高;小米公司成為關聯方后與公司的關聯交易逐年增長;公司主要客戶各期的業務收入變化較大;公司主要資產系收購自新加坡上市公司龍旗控股;公司應收賬款余額較大,占營業收入和流動資產的比例較高。
即便IPO申請審核獲得通過的公司,發審委也多附加多項問詢事項。如1月5日過會的潤建通信,發審委就要求公司就主營業務成本中勞務分包費較大等5個方面的問題作出說明。
不光是新股,近期可轉債的發行速度也有所減緩。
元旦以來,尚無1只可轉債發行。自可轉債信用申購新規以來,可轉債逐漸成為A股公司再融資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別是2017年11月份以來,幾乎每周都有可轉債發行。
新股發行和可轉債發行降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相關品種二級市場的表現。以與新股密切相關的次新股為例,深次新股指數近期逐漸趨穩并反彈。
可轉債行情的回暖更為明顯,除破發數量較之前有所減少外,多只強勢的可轉債甚至已創出歷史新高,如三一轉債、金禾轉債均已創下歷史新高。
來源:證券時報(ID:wwwstcncom)
記者:胡華雄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