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13 21:54:41
在今日(1月13日)于佛山舉行的論壇上,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認為,佛山要學會如何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用好香港地區世界一流大學的資源,對佛山來說,“借船出海”非常重要。
每經編輯|每經記者 陳鵬麗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 《財經》供圖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宋思艱
今日(1月13日),2018中國制造論壇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行?!敦斀洝分菐旖袢丈衔缭谡搲习l布了《中國制造2025-佛山樣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咴诂F場了解到,《報告》指出,佛山制造業跟中國制造業大體相仿,都經歷了產業轉移,轉移后謀求升級的過程。佛山產業轉型以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為切入點,2016年佛山先進制造業增加1809億,制造業比重與2012年相比,提高了5.1%。
不過,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表示,雖然佛山已進入創新驅動階段,其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佛山應如何改變這個局面?
中國制造目前正處于轉型的關鍵性節點,“中國制造2025”戰略發布后,全國多個省市已經制定了各自“中國制造2025”實施方案和計劃。
作為中國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全國唯一一個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佛山憑借其在全國制造業中的重要地位,已經成為窺探中國制造業的重要窗口。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名譽主任、國家制造強國建設戰略咨詢委員會委員朱森第看來,佛山制造業是中國制造業的縮影,是“中國制造2025”的樣本,通過佛山的剖析就能診斷中國制造的癥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1月1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佛山制造業也處于發展的關鍵時期。佛山制造業主要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經過30年發展,佛山形成了內生發展的“佛山樣本”,制造業轉型升級已提到日程。近幾年佛山創新活動非常活躍,研發強度不斷加大。2006年~2015年,在全國制造業利潤率普遍下降的情況下,佛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利潤率逆勢提升。2012~2015年基本保持利潤率在7%以上,高于全國機械工業利潤率平均水平。
《報告》還列舉了佛山轉型所獲得的成就。2016年佛山R&D(研究與開發)企業數從2012年的339個增加到1772個,R&D經費支出與2012年相比,也從114億元增加到194億元。
“佛山進入一個創新驅動的新階段?;浉郯拇鬄硡^研發強度的數據顯示,廣東2016年研發強度2.56%,廣東2016年投入研發創新的支出2035億人民幣,全國第一;香港地區研發強度是0.73%,2016年香港地區投入研發創新的支出是155億港元;深圳研發強度是4.1%;佛山研發強度是2.72%,2016年投入研發創新的支出是224億元,超過了國內14個省市自治區研發創新的投入。”張燕生1月13日出席論壇上發表講話時稱。
不過,張燕生也直指了佛山制造業面臨的困境。“佛山人集中的行業,包括農副產品、食品加工、紡織服裝、化工等,研發強度通通低于1%。即使是一些先進制造,研發強度很少能夠在2%以上。我們佛山已經進入到創新驅動階段,但是我們的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
他告訴記者,佛山的未來要實現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就要思考怎么使制造業、工業加大創新投入的強度,怎么提高創新產出。
據了解,張燕生也參與了《報告》的撰寫。“對于佛山草根企業來說,佛山草根企業的轉型很難,我們缺技術、缺人才、缺資金、缺品牌、缺渠道,缺轉型升級的經驗和能力,佛山的企業轉型就相當于從‘游擊隊’到‘正規軍’脫胎換骨的轉型。”張燕生1月13日在論壇上如是總結。
不過,張燕生也給出“藥方”。他表示,對于粵港澳大灣區來說,香港有廣東所沒有的4所世界一流大學,而廣東的大學仍然是工業經濟時代的大學。他提出,佛山人要想走向專業經濟創新,就要學會如何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用好香港地區世界一流大學的資源,對佛山來說,‘借船出海’非常重要。
此外,張燕生還指出,香港有著佛山最需要的現代服務業等優勢,“怎么用好香港世界級工業和生產性服務,包括現代服務,對于我們佛山的轉型升級是至關重要的。香港地區有一個更加自由、開放的投資環境,佛山工業制造業要想走向世界就要向全球引智。”
他說,佛山要建立起一個跨境的創新體系,用好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新人才、創新要素。他舉例稱,香港科技園為其知識產權轉化裝置投入了40億港元,佛山要學會如何用好香港科技園這個知識產權轉化裝置。
最后,張燕生提議,佛山還要改善營商環境,吸引全球的投資。
(實習生王帆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