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1-23 22:02:11
對于將新樂視智家1.46億元到期貨款進行債轉股事項,會計師事務所表示,直至2017年末,債轉股尚未完成,該筆1.46億元逾期貨款仍需作為應收賬款處理。此外,達華智能管理層擬對該筆款項計提15%壞賬準備。
每經編輯|陳鵬麗
CFP圖
每經記者 陳鵬麗 每經編輯 姚治宇
在收到深交所關注函半個月后,1月23日,達華智能(002512,SZ)披露了對深交所關注問題的回復。
針對日前深交所提到的公司停牌問題,達華智能回復稱,公司停牌合理合規?!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哌€注意到,2018年1月初,達華智能就宣布全資子公司深圳市金銳顯數碼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銳顯),對新樂視智家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樂視智家)的1.46億元到期貨款進行債轉股,以及現金377.14萬元,共計1.5億元投入新樂視智家,最終成為其持股1%的股東。
該項債轉股動作也遭到深交所關注。1月22日晚間,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債轉股處理上述壞賬作出回復意見,直至2017年末,債轉股尚未完成,該筆1.46億元逾期貨款仍需作為應收賬款處理。達華智能管理層擬對該筆款項計提15%壞賬準備,計提金額2193.43萬元。
金銳顯主要生產電視機主板和機頂盒,旗下合作客戶包括TCL、海爾、康佳和樂視網(300104,SZ)等。隨著樂視網爆出危機,旗下負責超級電視業務的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現改名新樂視智家),也因為拖欠巨額供應商欠款面臨重組。
1月初,樂視網和達華智能先后宣布了新樂視智家的增資事項。截至2017年12月25日,新樂視智家對金銳顯的到期貨款為1.46億元,雙方約定,金銳顯將上述到期債權以及現金377.14萬元,共計人民幣1.5億元,投入新樂視智家,獲得新樂視智家增資后1%股權。
不過這個債轉股的安排遭遇到深交所的關注。1月8日,達華智能就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1月22日晚,達華智能方才對此發布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的意見。其認為,雖然金銳顯與新樂視智家已簽訂債轉股協議,但該協議目前尚未達到約定的生效條件,也未進一步簽署相關增資協議,至2017年末,債轉股尚未完成,不能進行債轉股的會計處理,仍應作為應收賬款列報。
達華智能管理層通過綜合分析,擬單項計提該應收賬款15%的壞賬準備,計2193.43萬元。
不過對于高管層15%壞賬計提的決定,會計師事務所則稱,“目前金銳顯對該應收賬款可收回金額的估計,尚缺乏可靠依據且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因此,目前情況下我們暫無法評判該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和金額的合理性,及其對公司2017年度財務狀況的影響。”
據了解,新樂視智家此次增資及債轉股方案是一攬子方案,需要投資者及債權人全部同意并經過新樂視智家股東會通過后方可實施。會計師事務所提醒投資者,新樂視智家方案能否完整實施也將影響金銳顯債轉股后所持股權的公允價值。
1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多次聯系達華智能董秘辦,并發去采訪郵件,咨詢公司作出15%計提比例決定更具體依據和考慮,但是截至發稿時仍未收到回復。
2017年1~9月,達華智能實現營業收入為23.02億元,同比下滑2.53%;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7382.06萬元,同比增長18.06%,但是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滑了2.16%。
2017年12月5日,在經歷連續2天下跌,達華智能的股價當天現“跳水”式下挫。次日,達華智能申請股票停牌,并在2017年12月20日和2018年1月4日申請繼續停牌,至今仍未復牌。其連續停牌也引起監管機構的關注。
對此,達華智能向深交所解釋,2017年12月6日停牌是因非公開發行股票停牌,不過隨后經董事會討論,又將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變更為了配股事項。而2017年12月20日是因為籌劃出售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的股權而停牌;2018年1月4日停牌是因計劃分別與某衛星通信運營行業龍頭企業、以及斯里蘭卡政府展開衛星通信領域戰略合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以來,達華智能一直在密集布局衛星業務。2017年4月,達華智能宣布以7300萬美元獲得位于塞浦路斯的ASEAN KYPROS SATELLITES LTD(以下簡稱星軌公司)100%股權,收購標的目前尚無實際運營,取得塞浦路斯政府授予的排他性使用三條衛星軌道資源的權利。該等授權需每年向塞浦路斯政府支付65000歐元管理費。
2017年11月,公司以980萬美元購買馬來西亞ASN Satellites Corporation Sdn Bhd公司49%股權。2018年1月,達華智能宣布以星軌公司持有的三條衛星軌道中的134E Ka頻段軌位使用權,作價2600萬美元,另外出資現金533.34萬美元,共計折合3133.34萬美元獲得斯里蘭卡SUPREMESAT(PRIVATE)LIMITED衛星公司49%股權。
據統計,上述投資除以星軌公司衛星軌道中的134E Ka頻段軌位使用權作價入股外,累計花費8813.34萬美元。不過,達華智能大手筆投入在海外布局衛星通信業務,也存在政策和市場前景的風險。1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多次聯系達華智能,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公司回復。
(實習生王帆對本文亦有貢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