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 2018-02-07 08:02:41
上市公司為了規避市場風險,任性停牌,已經引起了交易所的關注,縱觀高頻停牌公司,大多有相似特征:經歷過股價閃崩,大股東股份大比例質押,實控人杠桿較高,轉型壓力較大。
近期大盤出現大幅調整,A股涌現一波接一波的停牌潮,其中包括多家“高頻停牌戶”。
上證報記者注意到,步森股份、融鈺集團等公司最近兩個月內停牌達4次之多,另有多家公司停牌兩次,理由多樣卻含糊其詞。據悉,交易所已對個別高頻停牌公司予以關注。
“這是高杠桿資金在高壓監管環境下的連鎖反應。但上市公司隨意停牌可能影響到投資者的交易權。”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
“開盤后(估計)還有一兩個跌停,然后又停牌。習慣性的。”2月5日深夜,步森股份股吧里有投資者留言。
的確,步森股份近期的停牌有些令人目不暇接。2017年12月20日停牌,今年1月4日復牌;1月5日停牌,1月19日復牌;1月22日停牌,1月24日復牌;1月30日,又停牌了。
結果,2018年以來,步森股份股票僅交易了6天,股價累計跌幅卻達42%。
步森股份為何頻繁停牌?回查資料,去年12月20日停牌前,公司股票連續兩天跌停。1月4日復牌時披露,公司與步森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擬共同出資設立一家紡織供應鏈管理公司。
1月4日,步森股份股價繼續跌停。次日,公司又停牌了,原因是控股股東安見科技質押的公司股票已接近警戒線。好不容易,安見科技通過增加保證金的方式,暫時消除了質押融資風險,1月19日復牌。
復牌后再跌停,步森股份1月22日又停牌,24日披露,二股東上海睿鷙的權益發生變動,劉鈞受讓了徐茂棟持有的13.87%的股份。
此后,步森股份股價繼續下跌,1月30日再度停牌,公司稱正在籌劃重大資產收購,預計將達到股東大會披露標準。
梳理上述信息可以發現,步森股份出現股價閃崩,引發了首次停牌,后續發生了控股股東平倉風險及股權轉讓事宜,觸發股價繼續下跌,逼得公司選擇了策略性停牌。
無獨有偶。融鈺集團也在最近兩個月內實施了4次停牌,停牌時間分別是2017年12月6日、12月26日、今年1月9日、2月2日,理由包括實際控制權變更、籌劃重大對外投資、籌劃與收購資產相關的重大事項等。停牌期間的框架性“成果”是擬與財通資管、儀象投資合作設立并購基金,全資子公司融鈺科技擬收購馭緣網絡51%股權,標的股權估值6000萬元。
從股價走勢看,融鈺集團首次停牌前一日股價跌停,本輪停牌前一日也是跌停。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剔除異常波動、重組上會審核等特殊情況,2017年12月以來停牌達2次及以上的公司包括康欣新材、龍星化工、歐浦智網、海聯訊、當代東方、凱恩股份、大東南等。
從二級市場看,這些頻繁停牌的公司大多出現過股價異動,引發主要股東質押補倉甚至平倉等情況。如凱恩股份收購鋰電池公司卓能股份的重組信息發布后,于2017年12月25日復牌,但股價連日下跌,12月28日,因控股股東質押股票觸及補倉線停牌。今年1月12日復牌后,股價有所回升,后又繼續下跌,公司1月30日起停牌,籌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事項。
縱覽高頻停牌戶,它們的普遍特征是:經歷過股價閃崩,大股東股份大比例質押,實控人杠桿較高,轉型壓力較大。凱恩股份等部分公司的股東榜,還出現多個資管、信托產品扎堆的情形。
“閃崩停牌,這是高杠桿資金在當前監管環境下的連鎖反應。”市場人士對記者表示,未來一段時間內,去杠桿的壓力仍會持續傳導。
一個明確的信號是,監管部門已關注此類公司。2月5日,深交所向融鈺集團發出關注函,要求公司結合上述籌劃事項的進展情況,分析說明其時申請股票繼續停牌的必要性,下一步工作計劃以及本次停牌事項的預計復牌時間。
深交所還要求融鈺集團對與股票停牌相關的信息披露進行全面自查,詳細說明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否合法合規,就防止停牌時間過長已采取的措施,以及是否存在以申請停牌代替公司及相關方的信息保密義務的情形。
記者注意到,在步森股份4次停牌過程中,深交所及浙江證監局至少6次發出問詢函或關注函,詢問大股東安見科技的股權質押情況、劉鈞受讓股份背景等情形。
“近期不少公司停牌,應是出于策略性目的,以爭取更多的時間來應對股權質押等風險。”市場人士指出,基于不同公司的基本面,這種停牌戰術是否有效,真的很難說。
上海證券報 記者 吳正懿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