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私募股權“相”獨角獸 關注標的更關注估值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06 23:18:16

有機構表示,“”我們傾向于把獨角獸理解成一個投資結果,而不是投資邏輯。很多公司在投之前是不知道能不能長成獨角獸的。我們做投資,一是關注標的,二是關注估值。如果估值嚴重偏離了合理區間 ,我們也不覺得投資獨角獸是合理選擇。”

每經編輯 劉海軍     

每經記者 劉海軍 每經編輯 陳俊杰

獨角獸企業,主要是指具有發展速度快、稀少、備受投資者追求等屬性,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并且成立時間不超過10年的初創企業。

這些獨角獸企業,在成長中幾乎難以避免的要引進風投機構,資金支持、投后管理等一系列培育。古有伯樂之于千里馬,今有私募股權之于獨角獸。縱覽古今,有多少千里馬與伯樂失之交臂,又有多少獨角獸與私募股權相遇相知。那么,私募股權人士眼中優質的獨角獸究竟是怎樣的,他們挑選獨角獸的秘籍又是什么?

紅杉資本捕獲獨角獸最多

在資本推動下,中國獨角獸公司的誕生速度也比之前加快了很多,有些項目從誕生到成為獨角獸,僅用了一年多時間。
德勤與投中信息發布的《中美獨角獸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中國共有98家獨角獸企業,比上年增加了61家;全球占比為38.9%。在INSIGHTS排行榜上,2017年全球新增獨角獸企業59家,中國貢獻了19家,約占全球1/3。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估值總額達到4180億美元,平均每家企業估值約42.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約15%。

當獨角獸成為熱點,其背后的投資機構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2017年12月,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統計出120家未上市的獨角獸。在VC、PE中,紅杉資本捕獲獨角獸最多,包括今日頭條、大疆、京東金融等27家公司;騰訊投資的有滴滴出行、新美大、鏈家等21家獨角獸;阿里系投資的有11家,包括螞蟻金服、口碑、魅族等企業;其他的機構如創新工場、華平投資、晨興資本、IDG資本、經緯中國、真格基金、華創資本等大牌老牌PE也都投資了多家獨角獸企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同時了解到,不少新PE短期內也把獨角獸投資玩的風生水起。以百度資本和光際資本為例,去年10月成立的百度資本首期規模達200億元,參投的項目幾乎全是獨角獸公司,如易車商城、貨車幫、蔚來汽車等。而光際資本短短幾個月也參投了獨角獸項目蔚來汽車、愛奇藝、跨境電商wish等。

還有一些比較低調、神秘的機構也在國際國內頻頻捕獲獨角獸。如中國黃浦江資本投資了全球最大的專車調用平臺Uber、短租平臺巨頭Airbnb、全球奢侈品電商平臺Farfetch、國內健身連鎖一兆韋德、國內激光傳感器巨頭禾賽科技等幾十個項目。

“就我們來說,基石資本有代表性的獨角獸包括柔宇科技、商湯科技。我們于2015年投資了柔宇科技,目前已經是新型電子產品類獨角獸。公司核心技術領域之一是可大規模量產的高性能超薄彩色柔性顯示器,其厚度僅有0.01~0.1毫米;2017年投資了商湯科技,目前其已成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表示。

成長空間受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一般來說,成為獨角獸后公司有3種結局:成功上市IPO、被收購兼并和衰落破產。

從海外具體案例來看,曾經的獨角獸公司Groupon,2011年在納斯達克上市;Pinteres、Slack等曾經的獨角獸公司依然還在上市或等待被收購路上;而美國生鮮O2O企業Webvan則燒掉了12億美元,最終入不敷出,破產告終。

去年下半年以來,IPO審核趨嚴等因素使PE對項目退出感到擔憂。還有高科技企業普遍存在的VIE架構、同股不同權、企業盈利等問題,也讓很多獨角獸A股上市前景不明。

但近期獨角獸IPO綠色通道開啟和富士康事實上的加快上市,讓這些PE機構為之振奮。

“原來關于BAT回A股上市,很多人覺得不大可能,畢竟有政策上的障礙。但這次富士康的上會,把這些疑慮打消了。這樣看來,BAT回A股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國內很多此前不符合條件的新興企業上市可能性也大增。”深圳物明投資合伙人張宗友解釋稱。

還有市場人士認為,近期監管層一系列表態,增加了投資和退出的確定性,相關投資項目的退出周期可能也會縮短。

前海梧桐并購基金總裁謝聞栗指出,“我們會投資年輕的潛在的獨角獸企業,不在乎他目前能否上市,而是一定要有成長空間和潛在價值,相信符合這兩個指標,也會有不錯的回報。”

針對退出方式,張維則稱,基石的投后管理理念也反映在“重點投資、重點服務”,相比其他投資機構,基石的單項目投資金額較大,以領投為主,因此大多數項目均獲得董監事席位,為后續深入參與企業投后增值服務提供了基礎。投后服務主要體現在幫助公司進行規范性梳理、財務總監等專業人員支持、制定合理的管理層激勵措施、幫助企業梳理發展戰略等,最終幫助企業實現快速成長同時提升企業規范性。退出則以IPO退出為主要退出方式,亦不乏并購、借殼上市等其他多種方式。

在目前政策和時間節點下,對后續的投資有何規劃,張維稱,“基石的投資有變和不變。公司的策略是不追逐風口,但也會根據經濟環境和資本市場環境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可以明顯看到,國家對新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增強,未來的投資,公司會把新興行業、創新技術和新模式的企業作為投資的重點,在新經濟的方向加大布局。但不變的是,公司投資策略仍然會看重企業家精神、堅持重點投資和重點服務的方式,認真選好企業,重點支持已投企業上市。”

機構:要謹慎對待估值

不過,對于市場熱捧的獨角獸浪潮,也有機構表現出謹慎的思考。

中泰證券指出,對于獨角獸在A股上市,當下時點仍集中在交易所的戰略規劃層次,在實現路徑上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不宜存在過于急切的預期。相較而言,美股市場對“直接上市制度”具備很高的市場定價機制,A股市場的定價則存在投行、研究專業度難以匹配的現狀。在此基礎上,要實現獨角獸的“直接上市”,就要求券商投行、交易所具備較強的服務對接能力,同時還要考慮到上市后的二級市場流動性溢價。

“我們傾向于把獨角獸理解成一個投資結果,而不是投資邏輯。很多公司在我們投之前是不知道能不能長成獨角獸的。我們做投資,一是關注標的,二是關注估值。如果估值嚴重偏離了合理區間 ,我們也不覺得投資獨角獸是合理選擇。投資本著優質公司、合理價格、長期成長空間幾個點去做。我們希望他們長成獨角獸,即使長不成,創造一定合理回報也是可以的。如果過分關注獨角獸,不又成了幾年前瘋狂關注熱點概念的那種狀況嗎?”張宗友稱,“很多機構現在去追逐獨角獸,是因為其上市概率大了,這是種套利思維。但是也不意味著沒有風險。獨角獸目前只是一個學術名詞,要有一個清晰的概念界定,但現在還不是很明朗 。”

“歷史經驗表明,許多獨角獸只是曇花一現,興起的快,倒閉的也快。基石對行業選擇比較謹慎,會選擇市場空間比較大的行業,應用領域比較廣的領域,比如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文化娛樂和大消費。我們的理念是重點投資、重點服務,不追逐風口。在篩選企業方向,我們堅持產業和團隊并重的策略,既看重企業的業務,也看重企業的團隊和公司治理。沒有好的公司治理,企業也很難成長壯大。此外,我們非常看重企業家精神,企業家要具有勤奮、努力拼搏、敢于顛覆自我、打破常規的精神,同時還具有分享的胸懷和事業導向的抱負。”張維補充說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獨角獸企業 私募股權 估值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精品 | 欧美AⅤ资源在线播放 | 最新日韩欧美理论在线 | 婷婷色五月另类综合 | 亚洲国产嫩草在线视频 |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久久人人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