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2 08:53:30
鐘山:2050年前全面建成經貿強國繼續控制非理性對外投資;玻璃外殼將成手機發展趨勢,3D玻璃產業鏈有望爆發;借“題”發揮主 題熱點扮靚三月春光;資產證券化迎兌付高峰,三類資產有望成亮點;股票質押式回購新規今起實施 行業迎來四大變化;去年IPO上會被否86家證監會:保薦機構要當好“看門人”;完善退市制度駛上“快車道”6類重大違法將強制退市。
鐘山:2050年前全面建成經貿強國繼續控制非理性對外投資
商務部部長鐘山11日表示,關于對外投資,將加強真實性合規性審查,繼續控制非理性投資,要求中國對外投資企業遵守東道國的法律法規,履行社會責任。
玻璃外殼將成手機發展趨勢 3D玻璃產業鏈有望爆發
近日,聯創電子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實施年產5000萬片3D曲面蓋板玻璃產業化項目,項目總投資12.2億元,達產后每年將新增銷售收入25億元。業內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目前智能手機正加速進入玻璃外殼時代,相關的3D玻璃產業鏈有望爆發。
強制退市水到渠成 A股加速“祛腐排毒”
近日,滬深交易所發布《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六種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情形,從制度上健全了A股的優勝劣汰機制。可以預見,一場覆蓋整個資本市場的“祛腐排毒”行動將加速展開,欺詐發行、財務造假等惡劣行徑將從制度上受到嚴懲,市場風氣和生態有望進一步凈化。
借“題”發揮主 題熱點扮靚三月春光
隨著近期題材股賺錢效應回暖,各路游資躍躍欲試,各種熱點題材的龍頭股在資金接力下爭奇斗艷。當前市場處在盤整蓄勢階段,中期向上趨勢不變。隨著3月份財報數據披露、相關政策預期落地,向上行情有望再度展開,目前正是春播時節。
資產證券化迎兌付高峰 三類資產有望成亮點
在10日召開的亞布力金融風險論壇上,中誠信證評結構融資部總經理鄧大為表示,2017年資產證券化(ABS)規模大幅增長,個人消費金融類項目大幅增加。2018年ABS迎來兌付高峰,存續期管理職能進一步受到重視。但2018年資產證券化基礎資產方面仍有諸多亮點。
基金節后倉位提升 加倉真實成長股
春節假期后市場強勢反彈,成長股表現搶眼。從倉位情況看,基金節后迅速加倉,新興成長板塊成為加倉重點。記者采訪了解到,對于后市,基金等機構看好有業績支撐的真成長個股。
股票質押式回購新規今起實施 行業迎來四大變化
《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2018年修訂)》及《證券公司參與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風險管理指引》將于今日起正式實施。質押新規對場內股票質押的融資門檻、資金用途、質押集中度、單只股票的質押比例等作了明確規定。業內人士表示,在質押新規發布后的過渡期內,行業出現質押率下行、利率回升、資金融出方回歸券商自有資金為主等多重改變,行業競爭逐漸走向良性、有序,股票質押整體風險回落。
在美退市兩年后再闖A股 當當網擬賣身給天海投資
當市場正熱議并紛紛尋找獨角獸企業之時,一只曾經在美上市的獨角獸正悄悄爬向A股公司天海投資。海航系旗下的天海投資9日晚間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進展情況,公司擬收購北京當當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及北京當當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股權。至此,久懸不決的當當網重新證券化問題以回歸A股方式破題。
連續四月超國壽平安壽險 1月規模保費居壽險業之首
保監會近日公布的2018年1月保費數據顯示,平安壽險規模保費超過中國人壽,成為行業第一。不過此次的“反超”是否能保持到年末,還有待觀察。
私募總規模首次突破12萬億兩年增長172%
數據顯示,到2月底,私募基金總規模突破了12萬億元,相比兩年前增長了172%,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同時,私募備案基金數量超出7萬只,已登記私募管理人數量為2.31萬家,私募員工總數達到24.21萬人,兩年間私募發展進入快車道。股權創投私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規模達7.27萬億,證券私募受市場影響規模略減,為2.60萬億,百億級大型私募機構為210家。
北上資金棄狩“獨角獸”重新加倉茅臺工行
上周,中小創繼續強勢上漲,但周漲幅環比收窄。互聯互通市場南北雙向成交金額也小幅回調,北上資金凈買入額環比縮減近13億元。除電子板塊獲北上資金活躍加倉外,貴州茅臺(728.200,5.44,0.75%)、工商銀行、中國國旅、長江電力等傳統白馬股重新獲加倉。
光線傳媒清空新麗傳媒騰訊成員33億接盤
3月11日晚間,光線傳媒公告,公司與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以33.17億元的對價將持有的新麗傳媒27.64%股份出售給林芝騰訊,本次交易后,公司將不再持有新麗傳媒的股份。據初步測算,通過本次交易光線傳媒將取得投資收益約為22.66億元(未扣除所得稅)。
去年IPO上會被否86家證監會:保薦機構要當好“看門人”
證監會發審委對擬上市公司的資質嚴格要求,使得近期IPO通過率一直在低位徘徊,也將市場對券商投行質量控制工作的關注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3月9日,證監會發言人表示,2017年證監會共審核466個IPO項目,審核通過380家,否決86家。證監會表示,保薦機構是資本市場的“看門人”,負有法定的核查把關責任,應當慎重選擇和推薦企業。
完善退市制度駛上“快車道”6類重大違法將強制退市
3月9日,滬深交易所根據證監會指導意見分別發布了《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交易所負責人指出:“交易所完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相關制度,是按照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嚴格履行一線監管職責,切實承擔了退市工作的主體責任。”記者梳理兩大交易所的《實施辦法》后注意到,滬深交易所在內容上基本一致,都列出了6種上市公司重大違法應被終止上市情況,分別涉及欺詐發行、年報造假、信息披露違法等。
創業板指放量突破年線反彈還是反轉私募有分歧
創業板指數在上周五終于站上了年線,而且成交也急劇放大,呈現價升量增的良好走勢。那么,在多次上沖年線失敗后,這次到底是短期反彈還是趨勢反轉呢?這次收復年線創業板指能否徹底站穩,開啟新一輪漲勢?對此私募也存在爭論,但無論市場投資風格如何切換,驅動股價上漲的核心因素不會變,還是業績和成長。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證券時報、上海證券報、每經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