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電商零售

每經網首頁 > 電商零售 > 正文

菜鳥“門店發貨”拓至30余城 分鐘級配送時代“前置倉”成大勢所趨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15 20:17:40

菜鳥“門店發貨”開通城市已超30個,累計門店數量近400個,業務拓展到第三方品牌商家。“前置倉”模式逐漸被市場認可。

每經編輯|王星平    

每經記者王星平 每經編輯 梁秋月

分鐘級配送時代越來越近。3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菜鳥網絡了解到,菜鳥“門店發貨”物流模式開始升級,覆蓋城市從早期的國內一線城市擴展到目前全國30多個大小城市。

“門店發貨”,意味著線下門店不只是購物的場所,也是一個距離消費者較近的倉庫。這種“前置倉”模式,此前在物流界也被認為是大勢所趨,但與零售結合落地,似乎還處于前期。如今接入菜鳥“門店發貨”的門店數量增加,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這種“前置倉”模式逐漸被市場認可。

記者了解到,今年1月,天貓、菜鳥與屈臣氏已經在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等地試運行“門店發貨”,最快2小時即可送達。根據菜鳥提供的最新數據,試運行兩個月來,門店發貨的訂單增長已超10倍。

此次菜鳥新增上線的城市包括了北京、石家莊、太原、西安、沈陽、大連等,總計開通城市已超過30個,累計門店數量近400個,業務拓展到第三方品牌商家。

自2016年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來,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布局的步伐加快,這也對物流領域頗有影響。2017年9月,阿里和菜鳥網絡宣布未來五年將投入1000億元升級全球智慧物流網絡,加快實現“全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必達”。日前,菜鳥總裁萬霖也表示,新零售將推動物流進入分鐘級配送時代。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企業為提升配送服務而選擇的“前置倉”模式,此前在行業內也備受爭議,爭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對這一模式實際意義的未知。

對此,菜鳥相關負責人表示,門店“前置倉”關鍵需要打通庫存系統,線上線下打通后,就可以同時管理兩端庫存。工作人員只需一鍵操作,線上訂單就能自動流轉至最近的線下門店,由即時物流的配送員上門取貨,包裹可以像外賣一樣送達,大大節省了消費者購買商品的時間。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菜鳥 門店發貨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 午夜在线不卡精品国产 | 中国国产一级精品片免费 | 亚洲最大日韩精品一区365 | 亚洲小电影91 |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