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新文化人物

每經網首頁 > 新文化人物 > 正文

“詩魔”洛夫去世 詩壇少了“靈氣” 曾憑長詩《漂木》于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北京晨報 2018-03-20 14:54:07

洛夫被認為是臺灣地區現代詩壇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詩人,同時也是中國詩壇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洛夫曾憑長詩《漂木》于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由于洛夫的表現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詩壇譽為“詩魔”。

著名詩人洛夫(圖/視覺中國)

昨天凌晨,現代詩人代表人物洛夫因肺部疾病感染在臺北去世,享年91歲。洛夫被認為是臺灣地區現代詩壇最杰出和最具震撼力的詩人,同時也是中國詩壇超現實主義的代表人物,洛夫曾憑長詩《漂木》于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由于洛夫的表現手法近乎魔幻,因此被詩壇譽為“詩魔”。

他是現代詩壇標桿性人物

本月3日,洛夫新詩集《昨日之蛇》的新書發表會在臺北舉行。這是洛夫的最后一次公開露面,幾天之后他就住進了臺北榮民總醫院。記者昨天采訪了詩人、文化學者葉匡政,他稱洛夫在整個華語詩壇范圍內的影響都非常大,是華語現代詩壇標桿性泰斗式的人物。“他一直到老年都游走在海內外華語詩壇,在不同地域傳播他獨特的詩歌理論。”葉匡政表示,雖然大陸流傳的洛夫的作品不多,但其實他的產量很大,詩集有三四十本。大眾范圍內,余光中名氣更大,但在詩歌界,洛夫的地位更高,大陸的先鋒詩壇非常認同并推崇他的詩。“上世紀80年代,中國現代詩發力之后,洛夫的作品顯得偏于保守,但作為他這個年紀的詩人,在他那個時代中非常具有現代性。”洛夫早期的作品非常具有先鋒性,不走常規路線,而他晚年的作品則向傳統回歸,“他做了很多探索,注重現代詩歌古典性的承接,在音韻上考慮得比較多。”

他是臺灣地區當代十大詩人之首

洛夫和余光中一直被世界華語詩壇譽為雙子星座,洛夫的《邊界望鄉》和余光中的《鄉愁》一樣膾炙人口。1979年3月,洛夫訪問香港地區時創作《邊界望鄉》,詩人余光中陪同他去邊界落馬洲用望遠鏡看內地,洛夫離鄉三十年,近在咫尺卻過不去,有家不能歸,近鄉情切。于是寫下了震撼人心的詩——《邊界望鄉》,傳神地表達了游子懷鄉咫尺天涯的傷痛、落寞和無奈。臺灣大學教授廖咸浩稱贊洛夫為上世紀50年代臺灣地區詩壇的拓荒者之一,是開創臺灣地區現代詩壇新局面的詩人。2001年,洛夫被評選為臺灣地區當代十大詩人之首。2016年12月,洛夫在高雄參加“新詩百年——兩岸詩歌高端論壇”時曾表示,希望寫詩的朋友努力將中國古典詩的語言之美重新找回來。

他說詩歌必須要有靈氣

洛夫本名莫洛夫,1928年生于湖南衡陽,畢業于淡江大學英文系,曾在東吳大學任教。1954年,他與張默組成“創世紀”詩社,發行同名詩刊。洛夫著作甚豐,出版《時間之傷》《漂木》等多部詩集、散文集和譯作。其詩歌意象繁復,表現手法近乎魔幻,被臺灣地區詩壇譽為“詩魔”。洛夫生前接受采訪時這樣解讀這個標簽,“至于超現實的手法,其實也是每個詩人不同,對詩的理解不同,你想李白可以寫那種詩,白居易就不寫,杜甫寫得也比較少,他比較關懷現實,空靈的東西比較少。所以談到空靈這個問題,我認為詩人的詩里面最應該有靈氣,必須要有靈氣,否則現在很多的口水詩,甚至像某些白話詩,我實在不敢恭維,那失掉了詩歌應有的位格。要有一種靈氣,詩的空靈其實有時候跟超現實很有關聯,因為詩人內心的心理活動應該是要表達出來的,但也不是所有的詩人都要按一種標準來創作,像白居易的詩就是這樣,不艱澀,一直是很流暢的表達,這是大眾最能接受的詩。”

責編 溫夢華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洛夫 逝世 詩歌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一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αV欧美αV一区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激情在线视頻 | 亚洲性网在线观看 | 午夜一级a成年大片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