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3-28 08:15:36
發審委連夜公告:IPO“過2否3緩1”A股再迎“獨角獸”回歸;投資者82問九鼎集團 停牌34個月后復牌首日跌五成;北向資金“撿便宜”業績確定性成擇股標桿;棄風問題顯著改善 風電行業或迎逆轉;普漲行情再現,科技股持續爆發;千合資本2月浮虧3月奮進,王亞偉一口氣調研6家上市公司;醫藥股表現突出引追捧,機構借道大宗交易搶籌碼。
單道“飆車”?人民幣仍在雙行道
本周初,人民幣再現加速升值,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單日拉升近600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短短兩日也大漲約800點,兩者雙雙逼近6.24并續創“8·11”匯改以來新高。
“天人果汁”定增迷霧重重“原始股”投資糾紛再起
搭中概股回歸“順風車”而沉渣泛起的股權投資“騙局”開始暴露風險:股權投資項目到期無法償付的情況時有發生。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股權投資糾紛案件司法文書數量在2013年為4,852份;2017年增長至35,320份。中國股權投資糾紛案件數量總體呈逐年增長趨勢。這一現象也引起監管部門注意。各地股權交易市場從去年開始清理整頓。業內人士分析,今后國內區域性股交市場只服務于本區域內企業,這樣便于風險的排查和追索。
IPO終止審查增多中小投行再“熬冬”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隨著IPO終止審查企業逐漸增多,作為中介機構的中小券商投行迎來“倒春寒”。數據顯示,3月以來,31家首發企業終止審查,多家券商投行業務受到波及。
北向資金“撿便宜”業績確定性成擇股標桿
隨著外圍市場出現積極變化,近兩個交易日,北向資金回流A股,繼周一北向資金凈買入38.39億元,創下逾兩個半月來單日凈買入額新高后,周二這一勢頭有所延續,北向資金再度加倉10.59億元。
棄風問題顯著改善 風電行業或迎逆轉
去年,全國棄風電量和棄風率明顯下降,今年前兩個月仍延續這一趨勢。業內人士就此樂觀預計,今年風電行業或迎逆轉。
工信部將制定無人駕駛汽車標準 多家上市公司深度參與
無人駕駛汽車是汽車與信息、通信等產業跨界融合的重要載體和典型應用,也是全球創新熱點和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為爭取這個制高點,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啟動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
普漲行情再現 科技股持續爆發
隨著投資者對于中美貿易摩擦的擔憂情緒進一步緩解,A股市場人氣大幅回暖。27日,滬深兩市呈現普漲格局,以計算機、通信、電子等為首的科技股持續爆發,成為昨日市場的一大亮點。受此帶動,創業板指數全日保持強勢,漲逾3%,領漲三大股指。
年報每10股擬派109.99元 貴州茅臺預計今年營收可增15%
貴州茅臺今日發布了亮麗的年報,2017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超60%,分紅預案是擬每10股派109.99元。公司2018年營收目標是同比再增15%。有意思的是,年報顯示,證金公司在四季度再度減持茅臺,持股已降至1.29%。不過,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3月1日以來滬股通累計凈買入貴州茅臺31.2億元。
深交所探索建立健全常態化現場檢查監管機制
近年來,讓證券交易所承擔更多的一線監管職能,是資本市場監管格局演化的一個重要方向。既有的非現場監管手段,因無法前往現場直接核實情況,交易所一線監管工作在有效識別、快速處理市場風險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工農建”去年盈利能力穩中向好撥備覆蓋率大幅提升
3月26日~27日,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先后發布2017年業績報告。在昨日召開的業績發布會上,農行、工行的高管層均表現出對去年業績的滿意。
被立案項目中止審核擴圍券商會計所律所皆納入其中
近日,征求意見稿發布了一年多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修改版正式發布,4月23日起執行。
平潭發展棄購中國華宇資產“偽中核”身世仍成謎
平潭發展此次重組曾出現烏龍。平潭發展披露的重組草案中顯示,中國華宇經濟發展有限公司持有中核新源100%股份,而中核新源持有此次交易對手方中核資源48%的股份,并稱華宇公司的主管單位為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其性質為全民所有制企業。但上述說法卻遭到了中核集團否認。
千合資本2月浮虧3月奮進 王亞偉一口氣調研6家上市公司
近日,格上理財的一份私募成績單出爐,大型私募的業績在2月普遍下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一哥”王亞偉掌舵的千合資本在2月股市大幅調整下也未能獨善其身,整體收益率也出現浮虧。但就在3月,千合資本悄悄加快了上市公司調研步伐,一口氣調研了6家上市公司。對此,滬上一家大型私募的市場人士告訴記者,市場調整之后私募加大調研力度,主要是想進一步確定基本面好的公司還能不能繼續維持他們在這個領域的領先優勢,以及挖掘一下有沒有基本面反轉或者說基本面會大幅改善的公司。
醫藥股表現突出引追捧 機構借道大宗交易搶籌碼
近期,雖然A股市場大幅震蕩,但生物醫藥板塊的表現亮眼,板塊防御性優勢開始顯現,不少相關個股走出獨立行情。記者注意到,隨著醫藥板塊走強,大宗交易平臺成為機構投資者搶籌的通道。對此,有私募人士指出,醫改已逐漸顯出成效,醫藥板塊近兩年有望持續走高,這也是機構積極布局的原因。
發審委連夜公告:IPO“過2否3緩1”A股再迎“獨角獸”回歸
昨晚23時許,證監會網站披露的信息顯示,昨日發審委的審核結果為2家(藥明康德、綠色動力)過會,3家(天益醫療、國盛智科、常州恐龍園)被否,1家(康辰藥業)暫緩審核。其中“獨角獸”企業藥明康德從申報IPO到昨日過會只用了8個月時間,而其他5家企業申報IPO的時間都在2016年,其中有4家的申報時間為2016年上半年,距今已近兩年。
投資者82問九鼎集團 停牌34個月后復牌首日跌五成
經歷了長達34個月的漫長等待,九鼎集團(代碼:430719)股票復牌了。3月27日,九鼎集團全天成交1.16億元,跌幅49.93%,報收于3.42元。而九鼎投資(600053,SH)在2月6日觸及年內低點18.74元之后一路反彈,3月27日盤中一度漲停,目前市價較2月6日低點上漲超過50%。2015年6月,九鼎集團就因重大事項停牌,創下新三板有史以來停牌時間最長的紀錄。3月26日晚,九鼎集團公告的投資者電話會議情況顯示,投資者對九鼎集團提出了82個問題,涉及對股價走勢判斷、公司股東是否存在爆倉盤、增持時間、被證監會調查等。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每經網)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