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8-04-26 14:51:28
近年來,銀行系保險公司由于“背靠”母行,其發展速度頗受業內外關注。引人注意的是,在9家銀行系壽險公司中,中銀三星人壽2017年開始步入盈利期,業務結構出現大幅優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年來,銀行系保險公司由于“背靠”母行,其發展速度頗受業內外關注。
引人注意的是,在9家銀行系壽險公司中,中銀三星人壽2017年開始步入盈利期,業務結構出現大幅優化。本報記者獲悉,2017年其全年規模保費達70.75億元,同比增長31.59%,高于行業水平約35.6個百分點;期交業務新單規模保費8.83億元,同比增長111%。
就去年發展策略及2018年經營布局,其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17年公司聚焦高價值業務發展,加快投資能力建設,加強費用成本管控,通過‘保險+投資’兩輪驅動,提前兩年進入盈利期,預計未來將為集團貢獻更多利潤。今年公司將繼續以風險保障和長期儲蓄類業務為發展重點,實現保費、利潤和價值增長的目標。”
縱觀中銀三星人壽發展軌跡,2015年可謂其轉折點,這一年中銀三星人壽被納入中國銀行旗下,正式晉升銀行系壽險公司;2016年起承轉合,推進與母行協同,調整業務重心與結構,發力保障型產品;2017年初現成效,開始步入盈利期,向中型公司跨越。
2017年,中銀三星人壽不僅成功實現盈利,高價值業務發展也可圈可點。據《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在總保費實現逆市增長的同時,2017年其期交業務新單規模保費達8.8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1%。
盡管中銀三星人壽期交保費增速較高與其保費基數較低有一定關系,但從去年的行業發展大背景來看,作為一家主打銀保的險企來說,實現期交保費快速增長并不容易。
2017年,原保監會在2016年下發的規范中短存續期保險產品等文件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人身險產品,下發了對行業影響廣泛的“134號文”、“136號文”、“238號文”及“1+4”系列文件。多項文件下發后,行業內此前熱銷的一些快返產品遭遇挑戰,加之銀保渠道易于銷售偏理財的躉交產品,因此以銀保為主銷渠道的一批中小險企在轉型期交的過程中壓力頗大。
從壽險公司的保費構成來看,原保費=新單保費+續期保費,新單保費=期交保費+躉交保費。也就是說,新單期交保費會成為來年續期業務的源泉,而續期保費則是衡量險企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東北證券研報表示,由于行業基于價值導向主動轉型期交,使得部分公司和代理機構不適應監管政策和形勢變化以及新的業務結構與產品形態導致銷售能力下降。
顯然,中銀三星迅速適應了監管政策,并加快轉型。《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其期交保費不僅實現了超100%的快速增長,且5年期及以上期交占比達到了94.8%。銀保和個險渠道長期儲蓄及風險保障類業務同比分別增長252%和40%。
期交業務為何會快速增長?上述負責人將其歸功于公司制定的發展策略:“2017年,面對監管趨嚴、市場競爭加劇等一系列挑戰,公司堅持‘效益優先,兼顧規模’的發展策略,提前進入盈利期。”
除業務結構優化之外,2017年,中銀三星人壽還加強了產品創新,完善了渠道建設,加深了與母行的聯動經營。
實際上,銀保聯動一直是銀行系險企的優勢所在,而本報記者獲悉,去年以來,中銀三星人壽一方面在考核激勵、營銷模式、銷售隊伍培養等方面進一步深化聯動,提高銀行銷售隊伍復雜保險產品營銷的專業技能,推動銀保渠道產品結構轉型。另一方面,依托中國銀行智能柜臺、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等渠道和網點資源,實現了電子渠道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去年中銀三星人壽在銀保渠道規模保費達51.99億元,其中期交保費較上年增長2.29倍。對集團手續費貢獻同比增長31.51%。電子化應用加快,在中行智能柜臺上線中銀三星人壽的產品,并實現了全流程電子化自助投保,承保效率和產品銷量有所提升。
就下一步的渠道策略,上述負責人提到,2018年,面臨保險行業轉型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公司將以銀行保險為主要發展模式,持續進行結構調整,優化業務結構、客戶結構和區域結構,進一步擴大銀保渠道養老年金、健康保障、財富傳承等保障類業務規模,保持業務規模持續增長,加快電子渠道業務發展,積極融入集團戰略,努力開創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在負債端優化業務結構、加強與母行聯動之外,中銀三星人壽也發力投資端。
本報記者獲悉,2017年中銀三星人壽投資資產余額達125.7億元,較2016年增長近30億元,收益額達6.55億元,財務收益率達6.01%,高于行業收益率24個BP。
與此同時,中銀三星人壽去年也不斷拓寬投資渠道,于2017年3月份獲得了信用風險管理能力資格備案,并積極爭取股權、不動產、股票等投資資格備案的申請。
就今年資產配置策略,上述負責人表示,2018年公司將貫徹穩健均衡的資產配置戰略,拓寬投資領域,提升多渠道投資能力,滿足日益擴大的資產管理規模和穩健的投資回報要求。同時,公司將采用較穩健的投資組合策略進行投資,即公司將主要資金投資于無風險(或風險較小的)資產;在資產組合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將適量資金投資于風險資產。公司還將更加注重資產負債的管理。
本報記者獲悉,中銀三星人壽2017年實現了各渠道規模和價值雙雙提升,開設河南分公司,完成了在中原市場的布局,總資產突破了130億元,市場排名上升5位,連續6個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為A。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