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10 13:43:41
5月9日,蘇寧易購聯合海信、創維、長虹、TCL和康佳等多家彩電品牌共同成立了彩電新生態聯盟,試圖走出一條突圍之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此前行業內成立的其他聯盟不同,此次新生態聯盟不僅是技術探討,也強調渠道的重要性。
每經記者 王星平 每經編輯 曾健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經歷去年一整年的市場低迷后,2018年彩電業市場的情況似乎開始好轉。據奧維云網(AVC)發布的2018年中國彩電市場第一季度報告,在面板價格下降的利好因素下,2018年第一季度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達1215萬臺,同比增長3%,零售額規模402億元,同比增長3.3%。
盡管有業內人士認為,一季度市場的回暖并不能代表全面行業好轉,但對如今的彩電業而言,市場有一絲向好的消息,似乎都可以給近乎喪失信心的業內打上一劑“強心針”。彩電品牌如此,渠道商也是如此。
5月9日,蘇寧易購聯合海信、創維、長虹、TCL和康佳等多家彩電品牌共同成立了彩電新生態聯盟,試圖走出一條突圍之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與此前行業內成立的其他聯盟不同,此次新生態聯盟不僅是技術探討,也強調渠道的重要性。
此前,行業普遍認為技術革新是解開增長難題的唯一途徑。盡管市場行情在不斷下滑,但2017年,OLED、8K、曲面屏……彩電業各種電視新技術卻不斷出現或更新。遺憾的是,經驗主義并未讓彩電業再現輝煌。相反,銷量的下滑,加上技術革新成本的加重,讓彩電企業的利潤越來越稀薄。記者了解到,2017年中國彩電行業主要企業的平均利潤率為1.3%,相比其他家電品類而言,處于低利潤下運營。
奧維云網副總裁董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指出,需求疲軟是彩電行業長期存在的消費危機,是阻礙彩電企業增長的主要壁壘。
某電視品牌市場負責人則認為,此次新生態聯盟的成立,意味著行業內部思路開始從單純尋求技術突破,向技術與渠道雙向協同轉變。
蘇寧零售集團副總裁范志軍表示,彩電業的重振不僅需要彩電業內部自身技術革新,也需要外部渠道的下沉,從一二線城市下沉到彩電市場同樣巨大的三六線地區。數據顯示,中國縣鎮市場人口在總人口中占比近70%,家電3C至少有40%的份額集中在縣鎮,市場規模約9000億元。
記者從蘇寧方面了解到,蘇寧今年會繼續加快基于場景的互聯網門店布局。讓門店從單一家電經營向“家電+3C+智能潮品+極物”的多品類經營轉型。
此外,對于未來的彩電業,范志軍認為將迎來“三化”機遇,即內容化、智能化和物聯化。內容化:解決硬件發展趨勢逼近天花板的現狀,為用戶提供更細分化的,更具有獨家競爭優勢的內容資源;智能化:讓電視向更懂用戶,更懂生活的方向發展,為消費者提供精準內容推薦;物聯化:憑借彩電視覺大屏的優勢,承擔起物聯信息的視覺化傳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