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3 23:48:21
近日,每經舉辦了銀行業區塊鏈應用研討會,9家金融機構的區塊鏈業務負責人與會,大家紛紛就銀行業區塊鏈應用等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匆豢?,他們都說了些什么?
每經記者 肖樂 每經編輯 王可然
研討會現場
暴漲暴跌的比特幣,各種“三點鐘區塊鏈群”的出現,讓“幣圈”著實火了一把。相比之下,“鏈圈”似乎離風口有點遠。
尤其是一貫低調的金融機構。
擁護者有之,認為區塊鏈能夠顛覆一切,各個領域都能找到區塊鏈的用武之地;懷疑者有之,認為區塊鏈并非什么革命性技術,無法理解為何會被如此推崇。
有人說區塊鏈應用現在是“拿著錘子找釘子”的狀態,技術有了,場景是否適用,效果有多大,需要一個一個去試驗。
目前來看,金融機構在“找釘子”這件事上走得更快。“既然區塊鏈這個技術是一個好技術,那么我們就拿到業務上去檢驗。作為探索學習、跟蹤的方向,做到不掉隊。”民生銀行直銷銀行事業部副總經理賈鳳軍近日在《每日經濟新聞》舉辦的銀行業區塊鏈應用研討會上如是說。
從金融機構的實踐來看,存證類和數據資產類應用是目前區塊鏈應用最廣泛的兩個領域。區塊鏈在幫助金融機構解決信任問題、數據共享問題、提升業務效率上發揮了作用。
因具備不可篡改、可追溯特征,區塊鏈與存證有著天然的結合點,存證也因此成為區塊鏈應用的典型場景之一。區塊鏈存證適用于所有需要進行存證、核證、取證的業務場景,尤其是需要解決多方信任問題或獲取司法監管許可的情況。
存證類區塊鏈應用最近有一個案例是,微眾銀行去年聯合廣州仲裁委、杭州亦筆科技三方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的“仲裁鏈”,穩定運行了近半年,今年2月,廣州仲裁委基于這個“仲裁鏈”出具了業內首份裁決書。“區塊鏈技術能夠簡化仲裁處理過程,降低各參與方的處理成本,對于提高仲裁效率是非常有幫助的,這也是各參與方都非常愿意看到和接納的。”微眾銀行科技產品創新部副總經理范瑞彬表示,“同時,相對于以前的電子數據保存,區塊鏈的方案在防止數據篡改上面具有明顯優勢。”
“區塊鏈的模式還可以讓仲裁機構直接參與到鏈上,一起形成共識、實時見證,一旦發生糾紛,經核實簽名的存證數據可視為直接證據,極大地縮減了仲裁流程,有助于仲裁機構快速完成證據的核實,快速解決糾紛,進一步提升司法效率,降低仲裁成本。”范瑞彬進一步補充道。
興業數金也已經推出了多項存證類的區塊鏈應用,一個是電子合同服務平臺。據官方介紹,這個平臺是“基于區塊鏈聯盟存證和可靠電子簽章的電子存鑒平臺”,綜合身份認證、線上合同簽署、有效數字簽名、區塊鏈安全存證等多種功能。
而在電子合同服務平臺的案例上,興業數金又衍生出第二個應用案例,失信人黑名單。“在做電子合同服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銀行類的電子合同會出現一些失信的情況。”興業數金中心區塊鏈應用項目經理王海騰表示,“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和一些銀行、小貸公司共同形成了一個聯盟鏈,在這個聯盟鏈之中,銀行、小貸公司可以將電子合同失信的情況上傳到黑名單,維護黑名單,同時我們通過加解密技術對客戶信息進行保密。”
同樣利用區塊鏈做黑名單共享的還有金融壹賬通。據介紹,金融壹賬通黑名單共享平臺針對的是中小企業之間的黑名單共享。“信貸黑名單數據有著非常多的渠道來源,單一渠道的數據往往是不全的,這導致一些中小金融機構沒有實力創建完整的黑名單數據庫。”金融壹賬通區塊鏈資深技術專家謝丹力指出,“此外,金融機構自己上傳的數據庫也不能夠在第一時間互通。”
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區塊鏈可以完成行業里數據的共享。“這個應用技術的亮點是,數據共享是有條件的共享,即黑名單在上鏈前會經發布方加密,任何鏈上節點都無法再未經發布方授權的情況下,對黑名單信息進行查閱,這使得平臺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完全值得信賴。通過這個黑名單共享的區塊鏈應用,能夠建立數據共享的良性圈子。”謝丹力表示。
區塊鏈的另一大類應用是數據資產類應用。以興業數金為例,其推出的數字票據區塊鏈應用,通過區塊鏈技術幫助企業和銀行完成從商票到數字票據的轉換,同時數字票據還可以進行支付。
農行在這方面的應用是基于供應鏈的電商融資。涉農小微信貸往往存在很多難點和痛點,例如小微企業很難提供自身資質的證明,銀行業務員盡調距離遠取證難。在農行的電商平臺上,集聚了很多這樣的小微企業。
“為了方便這些小微企業融資,農行通過區塊鏈與企業連接,電商平臺上從交易到物流發放數據都可以在鏈上存儲,上下游企業的資質也可以在平臺上看到,企業可以根據這個開展相關業務,銀行基于這些信息則能夠對企業進行授信,貸款的支付也更加便捷。”農業銀行科技與產品管理局資深專員楊唯實表示。
郵儲銀行已經將區塊鏈應用于資產托管領域。據悉,郵儲銀行資產托管系統以區塊鏈的共享賬本、智能合約、隱私保護、共識機制等四大機制為技術基礎,選取了資產委托方、資產管理方、資產托管方、投資顧問、審計方等五種角色共同參與的資產托管業務場景,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托管業務的信息共享和資產使用情況的監督。
郵儲銀行信息科技部區塊鏈項目負責人鐘亮表示,在傳統托管業務中,運行模式通常是郵件、即時通訊工具或者電話來下達投資指令或者確認,在實際工作中會發生確認的交易出現抵賴的情況。而將托管業務上鏈之后可以形成一種增信,將原有業務環節減少約60%~80%,顯著提升了交易效率。此外,相關投資指令上鏈后也更加方便監管。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