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推薦

每經網首頁 > 推薦 > 正文

上海銀監局發布《2017年上海銀行業創新報告》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15 09:18:36

近日,上海銀監局發布《2017年上海銀行業創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上海銀監局連續第7年發布該《報告》。《報告》展示了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評自報的599項金融創新成果,呈現出“支持實體經濟、服務上海區位、提升內部管控、注重金融科技、發揮規模優勢”的五大特點。

每經編輯 畢陸名

Upload_1529025230035.thumb_head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上海銀監局發布《2017年上海銀行業創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是上海銀監局連續第7年發布該《報告》。《報告》展示了上海銀行業金融機構自評自報的599項金融創新成果,呈現出“支持實體經濟、服務上海區位、提升內部管控、注重金融科技、發揮規模優勢”的五大特點。同時,創新成果更加多元化,559項金融創新成果中,支持科創中心建設71個,占比11.9%;支持實體經濟重點領域150個,占比25.0%;改善民生服務79個,占比13.2%;支持金融中心建設和航運中心建設96個,占比16.0%;金融科技和互聯網金融領域109個,占比18.2%;強化銀行內控能力94個,占比15.7%。

《報告》認為,上海綜合性、多功能、全方位的金融服務體系已逐漸形成。一方面,對外開放的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截至2017年末,上海轄內共設立外資法人銀行20家,占全國外資法人銀行數量超過一半,轄內外資法人銀行資產、貸款和存款規模分別占在華外資法人銀行總量的82.84%、83.84%和84.24%,占在華外資銀行總量的68.79%、72.00%和77.95%;共有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銀行在滬設立機構,全球六大洲均有銀行在滬設立營業性機構,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總數已達230家。另一方面,各類型金融機構集聚效應不斷增強。截至2017年末,總行級專營機構集聚加速,在滬專營機構共計五大類22家,各專營機構資產規模合計7萬億元,全年實現凈利潤866.2億元;在滬非銀行金融機構共7大類46家,分別為信托公司、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汽車金融公司、消費金融公司、貨幣經紀公司。

《報告》展望,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金融應回歸本源,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上海銀行業強化轉型、機遇和合規三大意識,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和“四大品牌”建設,借助上海區域資源優勢,主動對接上海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新特點、新動向,重點支持科創小微企業、自由貿易港建設和服務民生三大方向,加快公司投行、金融市場、零售、金融科技四類業務領域的轉型和創新,發展有利于促進實體經濟發展、防范化解風險、維護金融安全穩定的創新業務,將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日益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综合日韩天天久久一本 | 亚洲美女牲淫视频片 | 亚洲国产国语自产精品 | 亚洲宅男永久在线 | 亚洲一级精品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性色AⅤ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