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6-27 19:54:52
每經記者 袁園 每經編輯 畢陸名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當前我國經濟正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是發展的重要途徑,而科技創新是突破的關鍵。”原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在中國保險報主辦的“中國互聯網保險大會”上表示,保險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尋找新舊動能轉換的支點,就必須堅持科技創新,堅持質量效益結構協調推進,提高防范風險能力,嚴守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據悉,作為金融行業重要組成部分,保險業在科技運用方面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金融科技,已經深入的推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此外,保險業還在深入研發人工智能在保險領域的功能和作用。
周延禮認為,無論是金融科技帶來的機遇,還是保險科技發揮的作用,無不與我國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有關,且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保險的電子化與信息化時期、互聯網保險時期和保險科技為保險技術應用帶來的歷史發展機遇時期。
“從全球保險業發展態勢看,一個由傳統保險公司、大型互聯網公司、保險科技企業、科技監管機構共同參與構成的新保險業生態系統正在形成,將對保險消費者帶來更強的獲得感和滿足感。”在周延禮看來,推進互聯網保險進一步發展,需要在社會環境、監管環境和市場環境上提供支持。“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技術研究,引領原創性成果實現重大突破;監管部門通過搭建各類技術平臺,支持金融業務創新和維護金融穩定,形成防范風險合力,其間大力推動制度建設和優化,為保險科技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這個非常重要。”
周延禮進一步表示,我國互聯網保險的發展,正在經歷從表面渠道的變革向中層的模式優化階段發展,基于線上場景的拓展和新技術的應用,以提高保險業務流程的互聯網化程度,為包括保險產品定價、保險案件理賠流程再造等提供支持。未來保險行業可以通過數字化轉型,確定以客戶需求為核心的經營發展戰略。
周延禮認為,未來我國保險行業將出現幾個創新趨勢,包括:數字資產的戰略價值將進一步凸顯、保險行業的智能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與保險經營長期創新融合的態勢將日漸興盛、與第三方科技創新服務機構的合作等將成為新的主流。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