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09 00:25:53
專家認為,美國挑起貿易戰,最直接的后果是增加了進口成本,造成最終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給消費者造成額外負擔,同時也會削弱美國企業產品的競爭力。
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
7月6日,美國宣布開始對34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25%的關稅,挑起迄今為止全球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與此同時,中國對美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已于北京時間6日12:01正式實施。
新華社在評論中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這種貿易霸凌主義,嚴重危害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安全,將引發全球市場動蕩,還將波及全球更多企業和普通消費者。對這種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倒行逆施行為,中國堅決反對,將與世界各國一道,共同維護自由貿易和多邊體制。
自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總統備忘錄以來,100多天里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的態度可謂反復無常。美國挑起貿易爭端的目的究竟何在?美國發動貿易戰將帶來怎樣的后果?如果貿易戰持續升級,中國是否有應對的能力?針對上述問題,《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以圓桌論壇的形式專訪了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丁一凡和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NBD:客觀來看,近年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特朗普也曾多次表示要縮減貿易逆差。美國發動貿易戰是否有這方面的原因?
丁一凡:中美之間的經貿關系利益交織、錯綜復雜,在這種背景下,聰明的領導人都不會玩火。如果中美經貿關系被破壞了,損害的是中美雙方的利益,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
美國政府將緩解逆差作為中美貿易擦槍走火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首先在統計方法上,美國認為只要是從中國出口的產品,都算是中國出口的。實際上,從中國出口到國外的產品,很多是美國、歐洲、日本等外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的商品。這部分不應當算作是中方本土的出口產品。
其次,美國想要緩解對華貿易逆差并不復雜,只要加大對華技術產品的出口就可以。美國一方面限制對華技術產品出口,控制自己的比較優勢,另一方面又聲稱中國出口產品威脅美國本土企業及就業,屬于自相矛盾的行為。
NBD:美國在貿易戰的問題上一直反復無常。能否分析下美國政府的心理?
白明:從結果來看,非常清晰明了——就是美國政府單方面挑起了對華貿易戰,中國為維護自身利益不得不予以反擊。
美國挑起貿易戰,最直接的后果是增加進口成本;其次,我們的反制會讓他們失去出口的機會;此外,中國進一步開放的政策紅利,美國企業可能也無緣享受。
美國在貿易戰的問題上看似反復無常,是調整策略的需要,實際目的是限制中國的發展。從征稅清單來看,劍指“中國制造2025”,通過限制別人發展來鞏固自己的優勢和國際地位是特朗普的根本目的。
NBD:大家很關心,中美貿易戰打響后,中美雙方誰更加受傷?
丁一凡:美方公布的340億美元征稅產品清單中有相當一部分將落在美資企業頭上。根據商務部的統計,美國公布的清單里,在華外資企業的產品占59%。換句話說,美國向中國開火,也在向自己開火,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各國貿易都是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當中的。國與國之間不再是簡單的制成品之間的貿易,而是共同完成一件商品的研發設計、組裝和銷售。比如美國通常是采取外包的形式完成生產。對中國加征關稅,就會提高零部件的進口成本,反過來,就會提高整件商品的成本。美國企業的銷售成本就會提高,產品也就失去了競爭力。
白明:美國對華出口商品加征關稅,實際上打擊的是“自己人”,相當于搞“自殺式襲擊”。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征關稅后,極有可能造成最終商品價格大幅上漲,給消費者造成額外負擔,也會削弱美國企業產品的競爭力。
NBD:如果貿易戰進一步升級,中方該如何應對?
白明:從第一輪中美貿易戰的交鋒來看,美國的痛感可能會更加強烈。中國對美加征關稅清單里,大豆、汽車等美國對華主要出口商品赫然在列。這是真正打到了美國的“七寸”。所謂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就是這個道理。
此外,如果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美國對中國1000億美元商品甚至更多商品征稅,美國企業首先將坐不住,因為將大幅提高商品的終端價格。其次,中國商務部已經放話,將采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反制措施。也就是除了等量的關稅制裁以外,還可以通過非關稅壁壘的舉措來對美資企業進行限制。
NBD:美國挑起貿易戰,不僅向中國開火,也在向世界開火。如果一意孤行,可能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
丁一凡:對美國挑起的貿易戰能持續多久,我個人是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首先,美國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的利益太深。其次,在當前的經貿環境下,美國的損失會比中國更大。
此外,歐盟、加拿大已經對美國加征鋼鋁產品關稅實施反制措施。甚至是一貫俯首帖耳的日本和韓國,也相繼在世貿組織就美國單方面貿易保護措施發起了申訴,這個趨勢會越來越明顯。
白明:中國的一個突出優勢是外部壓力越大,內部凝聚力越強。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的缺陷和問題會逐漸暴露。此外,中國是作為全球第一大貿易國,始終維護經濟全球化和踐行多邊主義原則。在擴大對外開放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已經取得實實在在的成績,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家來華投資。另一方面,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確已激起國際社會的廣泛反對,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美國一意孤行,必然會遭到越來越多國家的回擊。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