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14 20:14:02
“僵尸粉”是很多社交媒體普遍存在的問題,一些“大V”的粉絲數量看似龐大,但往往也摻雜著數量不小的“僵尸粉”,這一點就連特朗普也不例外。據美國“政治”新聞網12日報道,自推特大規模清理“僵尸粉”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前總統奧巴馬的粉絲數分別減少了38萬和200多萬。
每經編輯|趙云
“眼球經濟”時代,影響力為王,社群中受粉絲追捧的“網紅”往往也是廣告主的寵兒。
但并不是所有的粉絲流量都值得捧在手心。長期來看,本身是虛假賬戶的粉絲(也就是俗稱的“僵尸粉”)反而會引起廣告主的反感與質疑,無利于創造價值。
而這些僵尸粉正在推特上失去容身之處。在過去的兩個多月里,推特放出大招,“肅清”數以千萬計的僵尸粉,以重塑平臺的可信度。
有趣的是,經過這番清理后,美國總統特朗普和前總統奧巴馬的粉絲數分別減少了38萬和200多萬。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12日報道,自推特大規模清理“僵尸粉”后,特朗普的私人賬號@realDonaldTrump 失去了約32萬粉絲,粉絲數從5340萬降低到5310萬。而他的官方賬號@POTUS的掉粉數為6萬左右。特朗普繼續位列推特紅人榜的第18位。
資料圖(來源:環球網)
相較于特朗普,奧巴馬的粉絲流失更為嚴重。他的粉絲數從周三的1.036億下降到周四下午的1.013億,大概失去了230萬粉絲。
不過,他仍然是粉絲數排名第三的“大V”,僅次于“水果姐”凱蒂·佩里(掉粉150萬,粉絲數現在是1.07億)和賈斯汀·比伯(掉粉140萬,現在粉絲數是1.04億)。同時,在世界上所有現任和前任國家首腦中,奧巴馬依然是推特粉絲最多的。路透社稱,此次活動讓推特前100大賬號平均“掉粉”2%。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推特刪除“僵尸粉”的行動主要針對名人、政客等。廣告和營銷公司向推特等平臺施壓,要求他們要真實反映名人的受歡迎程度。
實際上,在過去的5月和6月,為遏制虛假信息的傳播,推特(Twitter)封禁了超過7000萬個賬戶。
據澎湃新聞報道,7月8日,《華盛頓郵報》從推特處獲得的數據顯示,推特每天暫停的賬戶數量多達100萬個。推特清理虛假賬戶的方式是一套智能系統,可以自動識別虛假賬號,還能夠阻止垃圾郵件賬戶的生成。
推特向《華盛頓郵報》證實,此前美國國會懷疑俄羅斯在美國大選期間使用大量推特假賬戶和機器人操作發送垃圾郵件,干涉了美國總統選舉,因此他們向推特施壓進行賬戶大清理,這直接導致了推特目前的賬戶封禁率較去年10月增長了一倍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推特對僵尸粉的嚴厲態度還在逐漸升級。此前,即使推特私下將某個賬戶識別為可疑,并鎖定該賬戶,該賬戶仍將包含在用戶的合法關注者中。據推特稱,大多數情況下,鎖定賬戶不包含在每個季度向投資者報告的每月活躍用戶數中。但是,鎖定的賬戶仍然可以成為其他用戶的粉絲。這一“漏洞”推動了僵尸粉的大市場。許多網站在推特、YouTube、Instagram和其他平臺上公開銷售粉絲和參與度。
不過,在7月12日后,推特從兩方面加強打擊了行動。首先,虛假賬戶將被剔除出關注用戶的粉絲群。與此同時,推特將繼續永久刪除更多可疑賬戶。
有分析稱,大規模的清除行動可能會導致今年二季度推特的用戶數量急劇下降。用戶數被廣泛視作衡量數字媒體平臺健康狀況的指標,不用說實際用戶數量的下降,光增長放緩就足以給公司的股價帶來下行壓力。
推特將于7月27日舉行財報會議,公布其2018年第二季度業績情況,屆時關于近期強力關停虛假賬戶對推特的運營影響將被公之于眾。隨著推特對虛假賬戶的打擊和清理,投資者已開始擔憂推特用戶增速、活躍度或將放緩。
事實上,僵尸粉已經對推特的廣告營收造成影響。
據國際金融報報道,如今,廣告商越來越依賴社交媒體上的知名博主向他們的粉絲宣傳廣告品牌和產品。最近幾個月,廣告和營銷公司紛紛向推特、YouTube和其他社交平臺施加壓力,希望確保那些知名博主捍衛自己真正的影響力。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每年在廣告上花費數十億美元,但上個月,該公司宣布將不再向購買僵尸粉的博主投放廣告,并優先考慮在采取措施消除欺詐的平臺上投放廣告費。
對于推特的決定,聯合利華首席營銷官Keith Weed表示贊揚,“如果受眾知道推特上機器活動減少,而真正有效的人類活動更多,那么他們會更多地相信并在推特上閱讀更多內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于清理僵尸粉的影響,財富網站的報道則給出了比較樂觀的預期。該報道分析,推特現在的重點應該放在它的主要客戶上,這些客戶占推特總收入的85%左右。廣告用戶數量對廣告買家的重要性遠遠低于廣告購買行為,包括點擊次數和銷售額。而目前推特的廣告表現似乎讓廣告客戶比較滿意。數據顯示,推特的用戶增長在今年第一季度已經放緩至10%,低于2017年同期的14%,但同期收入增長了21%。
Bloomberg Intelligence分析師Jitendra Waral認為:“刪除虛假賬戶雖然長期有益,但會增加近期用戶增長預期的不確定性。不過,由于該公司強調已刪除賬戶很少,因此每日活躍用戶增速放緩風險應該很低。”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環球網、澎湃新聞、國際金融報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