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16 15:25:39
每經編輯|郭鑫
本周一,A股開盤,長生生物無懸念跌停,開盤封單超過80萬手,此后封單進一步擴大,截至發稿,封單數接近98萬手,以跌停價計算,折合封單金額超過21億元。
7月15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通告稱,國家藥監局在對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開展飛行檢查中,發現該企業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等嚴重違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行為,對此責令吉林食藥監局收回該企業《藥品GMP證書》,并責令狂犬疫苗停產。
通告表示,本次飛行檢查所有涉事批次產品尚未出廠和上市銷售,全部產品已得到有效控制。國家藥監局專項督查組明確強調,“絕不姑息,堅決依法依規嚴肅查處,涉嫌構成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機關予以嚴懲”。
當日,網絡曾傳出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負責人董事長高俊芳簽發的一份《緊急通知》,要求各疾控機構和接種單位立即停止使用公司的狂犬疫苗,并就地封存,同時立即啟動召回程序。
用藥安全,如同懸在上市藥企頭頂一把利刃。將消費者健康置之腦后的藥企,把自己的良心“按在地上摩擦”,擺在其面前的,肯定不會再是一條“長生路”。
長生生物造假被曝出,一片嘩然。截至16日零點,長生生物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一事已被多家媒體報道,但長生生物卻并未及時對外發布公告。
而是在今日早間A股開盤前不到2小時,才倉促的發布該事件的相關公告。
公告總結的內容主要有幾點:
一是客觀陳述了公司狂犬病疫苗生產記錄造假一事;
二是稱所有涉事批次產品尚未出廠和上市銷售,全部產品已得到有效控制,正在對有效期內所有批次的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全部實施召回。從該疫苗近幾年的不良的反應監測來看,未發現因產品質量問題引起的不良反應;
三是接下來會進行全面的自查和整改;
四是表示該疫苗對公司的生產、經營影響較大,具體影響不確定,復產時間無法預計;
五是道歉。
至于該疫苗對長生生物的影響有多大,長生生物董秘趙春志也在昨日回應中國證券報時稱,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銷售收入占長春長生總收入的一半左右,此次事件不涉及公司其他疫苗產品,現在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產存在記錄造假具體原因還不知道,等待相關部門調查結果。
根據環球網健康的報道,在2017年,長生生物的疫苗曾因出現問題被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點名。2017年11月,總局新聞發言人介紹,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某批次疫苗共計25.26萬支,全部銷往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該批次疫苗共計40.052萬支,銷往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9.052萬支,銷往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1萬支。
而就在2018年6月15日,長生生物發公告稱,長春長生生物科技的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取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藥品注冊批件、新藥證書及GMP證書,可正式生產和銷售。
目前,該事件的后續影響還不得而知。
公開資料顯示,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長春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2年8月18日,是一家從事人用疫苗研發、生產、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已擁有凍干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合疫苗兩個一類疫苗品種以及水痘減毒活疫苗、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CYW135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四個二類疫苗品種,是國內疫苗企業產品品類最為豐富的民營企業之一。
截至2017年末,公司總資產45億元,凈資產39億元,公司市值近200億元,員工1000余人。長春長生通過資產重組于2015年12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2012年,凍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細胞)上市,根據國信證券研究報告數據顯示,該疫苗上市首年為公司帶來營收2460.83萬元,占營收比重僅為5.7%,占整個狂犬疫苗市場份額還比較小,遠不及成大生物、廣州諾誠和浙江衛信。
其后,長生生物營收快速增長,2017年1—8月品牌簽發接近300萬人份,排在整個狂犬疫苗市場的第二位。
長生生物年報稱,長春長生通過推廣服務團隊將產品銷售給疾控中心,部分出口。目前已形成了覆蓋除西藏和港澳臺地區外所有省份、自治區及直轄市的銷售網絡,并在印度、柬埔寨、尼日利亞、埃及、白俄羅斯等歐洲、南美洲、非洲及東南亞和中東地區十多個國家地區實現銷售。
從分地區銷售來看,長生生物的產品主要銷往華東(25.94%)、西南(21.04%)、華中(18.63%),國外銷售占比較小,僅為2.34%。
長生生物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15.5億元,同比增長52.60%;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6億元,同比增長33.28%。
其中,疫苗銷售占營收收入99.10%。按產品分,二類疫苗約占營收比重為91.68%,二類疫苗的毛利率達90.86%。凍干人用狂犬疫苗(Vero細胞)便屬于二類疫苗,屬于自費接種。
從研發投入來看,長生生物2017年研發費用投入為1.22億元,相比2016年4336.60萬元,同比增長182.01%。2016、2017年研發投入占營收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26%、7.87%。
表面看來,長生生物的研發投入在加大,但與同行業相比,就略顯尷尬。
2015-2017年,沃森生物的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26.6%、52.61%、49.87%;康泰生物的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重分別為14.41%、11.47%、10.27%。
單從研發投入占比來看,還不具有可比性。仔細研究長生生物財報數據可以發現,其現金流充沛,甚至有近20億元還用于理財。寧可用20億元買理財產品,也不愿意更多的研發投入。
據了解,長生生物在2016年通過借殼黃海機械實現上市,不料,剛剛兩年就遭遇了黑天鵝事件。
2015年7月份,當時的黃海機械披露了收購報告書,擬置入高俊芳家族控制的長春長生,實現公司由巖土鉆孔裝備的研發、制造和銷售向前景廣闊的生物醫藥產業的轉型,轉變成為一家國內領先的民營疫苗生產企業。之后,黃海機械披露的重組草案顯示,此次交易包括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購買資產、股份轉讓及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
從雙方最初接觸到完成變更手續歷時一年。2016年3月,黃海機械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中文名稱由“連云港黃海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長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證券簡稱自2016年3月17日起由“黃海機械”變更為“長生生物”。
另據該公司公告披露,其流通股大股東曲水卓瑞自今年4月份起先后減持了9次,減持股價從18.7元至22.2元不等,前后減持了1723.4392萬股。曲水卓瑞此前持有長生生物已發行股份總計6591.1844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77%。經權益變動后,曲水卓瑞目前持有4867.7452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9927%。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這次黑天鵝事件之前,根據Wind統計,長生生物年內至少被6家機構推薦16次。其中,方正證券周小剛推薦次數高達6次,其在5月13日的研究報告中給予長生生物31元的目標價。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上市公司公開信息、券商研究報告、第一財經、貓財經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