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7-25 14:12:38
每經編輯|杜宇
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理事長姜巖25日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黃金大會表示,黃金期貨上市十年來,市場總體運行平穩,投資者結構不斷優化,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的功能逐步發揮,黃金期貨在優化黃金價格形成機制的同時,為黃金企業提供了有效的風險管理手段。
由中國黃金協會、世界黃金協會聯合主辦,上期所、工商銀行、招金集團等單位合作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黃金大會于 7月25日在北京開幕。姜巖在大會主旨發言中指出,黃金期貨作為中國期貨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期所的戰略性品種,從1998年前期調研論證開始,上期所就按照“高標準、穩起步”的原則精心準備,十年磨一劍,于2008年1月正式掛牌交易。上市十年來,上期所致力于加強市場一線監管,筑牢風險防范第一道防線,發揮交易所的核心樞紐作用,推進黃金期貨產品和業務創新,優化交易運作機制,提高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優化黃金期貨參與者結構,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據了解,截至2017年底,按單邊統計,黃金期貨總交易量突破15萬噸,年度成交量連續五年位居全球第2位。截至目前,除了個人客戶和一般單位客戶以外,已有18家商業銀行會員、1.2萬個特殊單位客戶(包含期貨公司資管、券商集合理財以及基金專戶等)可參與黃金期貨交易。
姜巖強調,中國期貨市場以風險管理業務為抓手,不斷拓展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在提供定價服務、推動產業轉型、協助風險管理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為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的重要標志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力量,在服務供給側改革、服務國家戰略的道路上取得重大進展,期貨市場與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相得益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包括黃金相關產業在內的廣大實體產業都將發生重大而積極的變化,這為期貨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也對期貨市場的服務深度和廣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姜巖表示,面對未來,上期所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用衍生品協助全球客戶管理風險”為使命,切實抓好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和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堅守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用產品和服務協助境內外客戶應對和管理風險,幫助實體企業實現穩健運營。下一步,上期所將按照“以世界眼光謀劃未來、以國際標準建立規則、以本土優勢彰顯特色”的基本思路,做好“尋標、對標、達標、奪標”四篇文章,緊緊圍繞產品多元化、市場國際化、信息集成化、技術強所、人才興所等五大戰略,努力提高上期所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水平以及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
上期所作為本次大會的戰略合作伙伴,將于26日主辦黃金衍生品發展論壇暨黃金期貨上市10周年專題活動,屆時將邀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交通銀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國CPM集團、山東招金集團、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廣東粵寶黃金公司等單位的專家就黃金期貨市場的創新發展進行深入研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