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08 11:01:33
每經實習記者 張祥威 每經記者 駱一帆 每經編輯 段思瑤
素有“非標”“水深”等特點的二手車市場,迎來流量巨頭汽車之家。
近日,汽車之家為旗下二手車之家發起成立“誠信聯盟”,一方面要求二手車商自身不上傳“事故車(火燒車、水浸車、核心結構件損傷車)”,另一方面,承諾為車商提供車源、金融和營銷等支持。
“經銷商做線下,汽車之家做線上,‘誠信聯盟’本質上是線上線下的聯動。”汽車之家董事長兼CEO陸敏表示。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6月,二手車之家發布二手車服務云平臺,宣布從車源、資金、客戶、管理等方面全面賦能二手車商。據汽車之家二手車事業部總經理姜兆明介紹,二手車之家目前的日均線上車源已經超過60萬輛,通過SaaS系統覆蓋的車商達到3.4萬家。
業內有分析指出,二手車賽道上已擠滿瓜子二手車、優信等平臺,汽車之家的二手車業務能否凝聚車商,關鍵之處或在于無事故車的業務模式能否正常運轉。
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
據汽車之家方面介紹,此次成立的“誠信聯盟”,將主要為有意向加入的二手車商提供品牌、線索、金融、車源等方面支持;同時要求車商上傳的車源、車況均保證百分百真實性,并對“貨不對板”等問題車輛實行一定時間內的包退服務。
“我們通過參股的天天拍車,對C2B交易閉環進行完善,然后,通過‘誠信聯盟’實現B2C的線上線下閉環交易。”陸敏表示。今年6月,汽車之家曾以1億美元戰略投資天天拍車。此次按照“誠信聯盟”的計劃,天天拍車會為加入的車商優先提供“保賣”類車源。
事實上,天天拍車自身也需要二手車商。“到目前為止,我們累計上線了200萬多輛車,但是只成交了其中約20%的車輛,剩下的車源由于各種原因沒有實現成交,包括與經銷商的磨合、檢測報告、經銷商資金情況等,最終導致經銷商并沒有把車源拿下來。”天天拍車創始人兼CEO汪薇薇坦言。
不過,對于“誠信聯盟”模式,也有業內人士提出質疑。“汽車之家去約束經銷商,這一行為本身值得提倡,但問題是讓經銷商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這種做法是不可行的。第一,經銷商為了謀取暴利,仍會上傳事故車。第二,就算經銷商不想上傳,但是他們對于‘事故車’的鑒定標準、技術能力等都存在問題。”中車檢汽車服務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王旭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
王旭東進一步認為,要解決二手車平臺上的“事故車”問題,唯一的方法是通過委托第三方公司進行檢測,且這些第三方公司在技術上也要具備相應的檢測技術能力和公信力。
無“事故車”模式不易操作
據了解,我國對二手車市場上的“事故車”鑒定標準早已出臺相關文件規范。近年來,圍繞二手車檢測的創業公司也不斷涌現。但二手車市場尤其是一些二手車線上平臺,仍不時出現“事故車”。
目前,對于“事故車”的檢測,主要分為人工檢測和機器檢測兩種。不少業內人士均強調,具有資深經驗檢測師的重要性。但也有些業內人士更相信技術,認為通過技術設備檢測車輛,且又有標準參數來比對的話,會比檢測員憑經驗檢測車輛更加精準、檢測時間更短。
但在實際操作中,囿于成本和逐利等原因,“事故車”難免出現漏網之魚。
一位前二手車平臺從業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由于檢測設備較為昂貴,一些宣稱具有數百項檢測標準的公司,事實上也無法做到逐項檢測。此外,在二手車交易過程中,因為必須再次發生事故時方能發現問題,所以,車主很難在交易前后很快了解車輛的真實情況。“50天包退都沒有用,有些車不碰撞發現不了問題。”
“現在二手車市場已出現了一批專做事故車的商戶,常規的做法有:一是直接賣給消費者,他們為了躲避追責,往往采用游擊戰術,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二是批發給一些駐場經銷商,后者通過精心偽裝后賣給消費者。如果沒有規范化標準出臺,或者二手車市場自身做不到誠信經營,這類商戶會較長期存在下去。”王旭東說。
王旭東認為,事故車對二手車市場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造成消費者購買二手車的信心下降,以及交易量增幅減緩,從而對二手車市場和商戶的聲譽造成較大負面影響。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