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2018-08-22 19:06:35
繼重慶、成都等城市之后,北京的7-11便利店也將全面接入美團外賣,而就在半年之前,北京7-11還聲稱不考慮外賣渠道。試水線上模式的便利店未來將如何發展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虹蕾 攝
北京7-11也要開啟O2O模式,不過動作有點晚。
8月20日,《北京商報》稱,北京7-11將全面接入美團外賣,并將繼續洽談合作其他外賣平臺。據了解,此次北京接入美團平臺的7-11共有251家,上線的商品SKU數達1000多種。在享受外賣服務時,顧客可在下單時提出加熱要求,門店會進行加熱處理后再配送。一些冷藏冷凍食品也會與冰袋一起配送到客人手中,確保配送溫度。
就在半年前,北京7-11還聲稱不考慮外賣渠道。其相關負責人稱“叫外賣不是顧客真正想要的,顧客真正想要的是方便。這一點外賣平臺通過送到家來實現,而7-Eleven依靠多開門店也可以做到。如果把自己的商品交給外賣平臺配送,沒有辦法發揮自己的長項。”
然而時隔僅半年,北京7-11還是妥協了。更早之前,重慶、成都的7-11早已接入外賣平臺。
近年來,無人貨架、智能貨柜成為新風口并搶占社區、辦公場景后,便利店感受到了壓力。在這期間,不少便利店品牌如全家、羅森等先后接入美團、餓了么、京東到家等平臺推出外賣服務,想要借助外賣服務縮短門店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對抗無人貨架等新業態。此外,便利店也開始布局無人零售,如7-11、全家開啟無人收銀,并在日本試水無人便利店。
推出外賣服務,一個很重要的動因就是在競爭激烈的零售環境下挖掘線上增量市場,導入即時消費的流動客,作為門店銷售的補充。北京7-11方面也坦言,從其他品牌便利店的運營情況和試點的幾家店鋪情況看,外賣的銷售數據在整體門店銷售中不會占很大比重,只是作為門店銷售額的一個補充。此外,對于大型零售商而言,還能通過外賣提供更多服務,并發展社群關系,增進與消費者之間的互動。
這種O2O模式從局部來看效果是明顯的。公開資料顯示,較早入駐京東到家平臺的部分城市的7-11便利店今年1月在京東到家上的銷售額同比增幅高達400%。
不過,便利店的O2O模式仍面臨許多障礙。食品安全、商品毛利、店鋪實際操作等各方面的問題都需要考量,而如何融合線上客流和線下客流也是個難題,二者的消費需求和頻次都不同,需要對門店和商品結構做出調整。
在O2O模式之外,便利店還通過自建電商來建立線上渠道。全家通過集享聯盟商城APP(集享聯盟是大型零售集團,旗下包括德克士、全家等品牌),消費者可憑借積分兌換商品,還能享受針對付費會員的線上精選超市。全時也自建自營商城,并售賣生鮮商品,補充線下門店沒有的SKU。
36氪作者 彭倩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