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8-23 12:28:3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表示,中國始終秉持開放、合作、包容、普惠的理念,愿意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同世界各國一道共享智能化帶來的機遇,共創數字經濟美好未來。
每經記者 鄢銀嬋 每經編輯 陳俊杰
8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出席了在重慶召開的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開幕式。韓正發表致辭時表示,智能化是世界潮流,迫切需要加強國際合作。中國始終秉持開放、合作、包容、普惠的理念,愿意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同世界各國一道共享智能化帶來的機遇,共創數字經濟美好未來。
韓正表示,如今中國有近8億網民,有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機、移動支付、網絡零售市場,且連續六年成為工業機器人第一消費大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超過40%,智能產業的發展推動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也給世界經濟增長帶來了機遇。
對于眼下的智能化世界潮流,韓正倡議從三個方面加強數字經濟國際合作。
第一,要加強智能化研發合作。中國支持國內外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共建人工智能研究院和研發中心,促進人工智能人才的自由流動,支持在“一帶一路”框架下,推動建設人工智能國際科技合作的基地、聯合研究中心等,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應用。
第二,要加強智能化的產業合作。中國積極營造開放包容的人工智能產業的生態,鼓勵國外人工智能的企業、科研機構推動先進人工智能技術在中國市場的應用,鼓勵國內人工智能的企業“走出去”,開展各類國際合作。
第三,要加強智能化的安全合作。共同維護數據安全、技術安全和應用安全,積極應對智能化發展對個人隱私、國家安全等方面帶來的挑戰,讓人們更加安全地享用智能化發展帶來的各種便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