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頭條

每經網首頁 > 頭條 > 正文

為了這15秒,抖音和百度“打”起來了

每日經濟新聞 2018-09-12 13:45:54

普遍被行業人士看作下一個社交風口的短視頻,看似格局趨向穩定,實際上百度、騰訊、甚至阿里都未放棄這塊蛋糕。風云攪動下,短視頻侵權的問題也擺上了桌面。

每經記者|許戀戀 畢媛媛    每經編輯|溫夢華    

今年以來,短視頻的火熱一直在持續,但隨之而來的侵權問題也讓各路玩家深陷其中。

9月10日,北京互聯網法院正式公布成立以來受理的首個案件:抖音訴百度旗下伙拍小視頻產品信息網絡傳播權侵權一案,抖音訴稱,百度旗下的該小視頻產品大量抄襲搬運抖音作者創作的視頻,要求百度公司停止侵權、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及合理支出5萬元。



▲北京互聯網法院官網

抖音作為短視頻黑馬強勢崛起之后,對短視頻行業帶來了巨大的震動,其強勁的吸金能力也讓抖音成為廣告主的香餑餑。普遍被行業人士看作下一個社交風口的短視頻,看似格局趨向穩定,實際上百度、騰訊、甚至阿里都未放棄這塊蛋糕。風云攪動下,短視頻侵權的問題也擺上了桌面。

抖音再“剛”百度 BAT短視頻VS抖音誰能贏?

這是今日頭條今年第二次和百度“正面剛”了。

2018年8月,百度旗下的某視頻平臺因擅自播放西瓜視頻享有權利的郭德綱綜藝節目《一郭匯》(15分鐘短劇)被海淀法院認定侵權,百度公司被判決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共計1.25萬元。



▲海淀法院網官網

抖音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百度旗下的小視頻產品未經許可,擅自將抖音用戶制作、并上傳至抖音的小視頻作品,盜取到該平臺傳播并提供下載服務,從而吸引了大量用戶在涉案小視頻產品上瀏覽觀看該作品。

抖音表示,百度公司未經許可擅自傳播的行為已經給抖音和創作者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代表創作者發起維權訴訟,所獲賠償將全額轉交給創作者。

據了解,該案件是首個短視頻平臺幫助用戶維權的案件,也是“15秒短視頻”這種作品形式的首個訴訟案件。該案在侵權取證中,由第三方平臺北京“中經天平”進行了區塊鏈取證,這也是視頻行業在維權中首次使用“區塊鏈”這一前沿取證技術。

“本案作為‘15秒短視頻’第一案,司法的首次認定有助于厘清短視頻平臺之間、短視頻平臺與用戶之間的權利邊界,將對行業整體版權保護狀態和產品模式產生影響。”抖音訴訟維權總監宋純峰說。

短視頻工場負責人柳翠霞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則表示,這起案件是短視頻作品跨平臺傳播侵權第一案,業內關注度很高。“這個案件有很多大家都關心的地方,短視頻能否構成產品,外站播放是否構成侵權等。因此,這個案件的判決結果也必然會有示范作用,也將直接影響短視頻內容創作者的積極性。”

實際上,每經記者注意到,隨著流量資費的進一步降低和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行業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BAT在短視頻領域也已經紛紛落子,騰訊投資快手、并重啟微視;百度有Nani小視頻,淘寶也對短視頻的帶貨能力十分青睞。



▲互聯網在短視頻布局情況(圖/相關研報)

在抖音、快手已經形成頭部競爭格局的情況下,BAT和抖音未來競爭必將更加激烈。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圍繞視頻短視頻的社交已經成為新一代尤其是00后的主要社交方式,這些巨頭盯著巨大的流量入口機會也就是短視頻。

盜播猖獗 起訴平臺不能根治

可能很多人并沒有意識到,由短視頻、直播等形式播放劇集屬于侵權。

尤其是當短視頻行業已成為內容創業的風口后,行業發展過快更使得盜播侵權類案件屢禁不止。

例如:2013年11月,優酷土豆集團、搜狐視頻、騰訊視頻聯合光線傳媒、樂視影業等公司,起訴百度涉及盜鏈、盜播移動視頻版權的影視作品逾萬部;

2015年7月,優酷土豆起訴愛奇藝和PPS盜播侵權30起;

2016年5月,愛奇藝因為盜鏈、屏蔽廣告等原因將樂視視頻告上法院;

2017年9月22日,快手將廣州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對涉案視頻的侵權,賠償原告損失1萬元及維權費用104820元…

最初的盜播還比較簡單粗暴,多為視頻網站間直接“拿用”,但短視頻崛起后,迅速成為行業香餑餑,幾大視頻網站都感到了壓力。



▲短視頻市場規模預測(圖/相關研報)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認為,盜播侵權,也并不是通過幾起起訴便能解決的。更何況現在短視頻領域侵權普遍,形式多樣,例如將老影視經典挖出來二次創作,形成一個“新”的短視頻,或者將同行的短視頻拿來進行掐頭去尾的剪輯等。“短視頻與直播屬于用戶內容自治平臺,因此出現個人行為的視頻盜播盜錄行為是在所難免,即便是影院也很難杜絕”。

“BAT都攜帶海量流量和資金入局短視頻,加上頭條系產品的強勢地位,短視頻行業實際上進入了頭部平臺間的‘高玩階段’。”柳翠霞表示,從這個案件也可以看出,短視頻對內容和人才的要求更高,也成為各家平臺爭奪的稀缺資源。可以說,短視頻下半場,必然會出現頭部平臺對流量和內容進行“跑馬圈地”。



▲短視頻在互聯網產品矩陣中的位置(圖/相關研報)

業內人士表示,平臺都成為過版權侵權方,也成為過受害方。由于違法成本較低、起訴周期較長、追責難度較大、維權成本高、賠償標準偏低等因素存在,當前許多視頻網站明知侵權而不改。

不過,今年3月,監管層已經下發文件,要求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

沈萌認為:“短視頻格局是靠業務形式的不斷推陳出新來改變。盜播行為的主觀方在用戶,平臺最多是監管不力,而且平臺對用戶的內容只能盡到事前提醒以及事后監督的義務,其他并不能做到。”

“除非短視頻以后完全改為審核發布。不經平臺審核不準發布,那么受平臺人力資源限制,必然會給短視頻行業帶來較大壓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短視頻 抖音 BAT 侵權行為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1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免费国产99久久久香蕉 | 午夜免费啪视频日本美女 | 亚洲男人aⅴ第一成肉网 | 中文字幕免费大全日本一片 | 亚洲久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 香蕉影视在线观看播放 |